日前,中國文聯部級研究課題項目立項名單正式公佈。該項目共徵集到選題申請報告68個,經專家評審,共評出4個重點資助課題和27個一般資助課題。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李一主持的中國文聯部級課題“中國當代的書法評價體系研究”獲得立項並正式啟動,預計2014年上半年可取得階段性成果。據悉,這是此次立項中唯一一個由中國書法家協會組織申報的書法類項目。
當代書法經歷了80年代以來的復興。但由於當今書法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轉化,書法的文人化和精英化逐漸消解,書法成為平面化的“藝術”,大量缺乏基本修養的愛好者的介入,更加劇了當代書法的俗化和淺近化。由此,書法界不知何去何從,何謂優劣,陷入迷茫;收藏界與市場不乏將其視為商品者,價格與水準的優劣高下也不成正比,對公眾産生誤導:將書法作者的身份與書法作品的優劣高下作等量觀,並淺率地把書法評價的標準等同於書法作者的身份,這也是典型的對書法評價標準的誤解。
在這樣的書法發展背景下,對書法的審美評價體系進行深入思考和理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一,可以提起書法界對傳統的重新認識,通過深入探究傳統的評價、鑒賞的標準,形成對今天的書法評價的支撐。其二,通過對當代書法的發展現象的梳理和理論探討,可以撥開當代書法的混亂、喧囂的雲霧,直指當代書法中出現的問題和流弊,對建立適合時代的標準、品評體系打下堅實基礎。其三,當代書法評價體系的建設,對於發掘文化藝術經典、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有重要的意義;對於今天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能夠夯實堅實的傳統文化基礎、提供紮實的理論支援,並能促進進一步的、良性的書法發展,提升書法從業者和大眾的審美修養。
本課題的主要內容包括對書法經典與書法標準的探討、對當代書法審美價值與評價現象的清理、當代書法評價體系的構建等。其中,關於當代書法評價體系的構建是重點內容,研究者計劃通過嚴格、科學的研究方法,建立一個可以量化的評價體系。在研究方法方面,將通過調查法、文獻法、專家訪談法和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當代書法評價體系進行綜合研究,結合美術學、符號學、當代哲學和美學、資訊學等學科的理論發展,對書法在當代評價進行多方面、分層次的分析,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認識。
由於書法當代創作標準、批評標準、欣賞標準的迷失,標準的混亂和缺失影響著書法的健康發展。但書法評價體系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探討和研究。在構建這一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難度是客觀存在的,必須注意提煉當代書法的新特性,才能推動書法的發展。但是,基礎性的研究工作是這項浩大工程的基礎和起點,其意義也是重大的,必須在一定建構性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為後人提供可以重復操作和修正的研究框架,才能推動當代書法評價體系的不斷建設與完善。
本課題由李一研究員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祝帥,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陽洪、趙鵬輝,中國書法家協會研究部研究人員呂慧波共同參與,計劃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並取得階段性成果。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可以為當代中國藝術研究、為當代書法史研究提供重要的調查成果和理論成果;為政府和文聯、書協的發展和政策提供參考和理論基礎;為教育,尤其是藝術教育、書法教育提供決策參考;為社會文化界、新聞界探討書法提供相關理論借鑒;為收藏鑒賞、大眾書法修養提升提供可資借鑒的重要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