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訪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中國申遺難度大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4-22 15:10:16 |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採訪嘉賓:

方茂田(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

4月12日,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工作會在揚州召開。以此會為標誌,中國大運河申遺進入“提速”的第二階段。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一項文化遺産,它的申遺對中國、對世界都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相關報道見本報4月19日“大視野”版)。目前,國際申遺形勢如何?會對大運河申遺造成何種影響?中國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

一國每年最多申報兩項

記者:我注意到,近年來每年進入《世界遺産名錄》的項目數似乎有下降的趨勢。這是不是意味著世界各國申遺的熱情在減弱?

方茂田:你的判斷有偏差。

目前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世界遺産的申報,將其視為向世界展示本國文化和自然資源的重要舞臺。這一點從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項目數增加之迅速就可以看出來:截至目前,共有911項,其中文化遺産704項,自然遺産180項,文化和自然雙遺産27項。世界遺産總量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突破千項大關。

當然,近年來項目審議確實出現逐年趨嚴、趨緊的態勢。比如:在1994年-2008年期間,共有467個項目被列入《名錄》,平均每年列入33個。而2009年召開的第33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僅審議通過了13項世界遺産,2010年為21項。

記者:世界遺産委員會這麼做有何目的?

方茂田:一是為了保證《名錄》的權威性,二是為了解決《世界遺産名錄》長期以來存在著的不平衡問題,比如一些文明悠久、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還沒有與之匹配的遺産數量,有些締約國甚至沒有遺産項目被列入。

1994年,世界遺産委員會通過了《促進世界遺産名錄代表性、均衡性和可信性總體戰略》,其目的就在於彌補世界遺産名錄中的不足,建立一個更具代表性、更均衡和更可信的名錄。

記者:按照這個《戰略》的要求,什麼樣的遺産容易入選?

方茂田:世界遺産委員會在評審中往往會對在《名錄》中代表性不足的遺産類別加以傾斜,對於那些已經在《名錄》中佔了較大份額、被認為已有較好代表性的類別,其項目的審議往往會更加嚴格。

記者:每個國家每年最多只能申報兩項的規定,也是為了平衡吧。

方茂田:對。因此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作為極少數持續每年申報兩個遺産提名項目的國家,我國在申報工作中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還有一點必須要提及:作為世界遺産委員會委員國,我國的四年任期將於今年10月屆滿;在今後的若干年裏,我們的話語權勢必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

記者:也就是説,中國申遺將面對更為嚴峻的國際形勢。

系列申報是機遇也是挑戰

記者:從這幾年成功申遺的項目看,系列申報的方式日漸流行。

方茂田:系列申報或擴展項目,是世界遺産委員會積極鼓勵的提名方式。

記者:我理解,系列申報包括單國和跨國兩種,已經入選名錄的“中國丹霞地貌”屬前者,正在進行中的“中國大運河”也是這種,而“絲綢之路”則屬於跨國系列申報。

方茂田:在2005年召開的第29屆世遺大會上,世界遺産委員會認為“跨國系列申報”的形式有利於促進國際合作,符合《世界遺産公約》的核心精神,決定予以鼓勵;同時決定“跨國系列申報”將不佔用提名國的申報名額。此後,各締約國均以這一形式踴躍申報,從而“跨國系列申報”項目數量有了明顯增加。

記者:您認為,作為系列申報項目,“中國大運河”在當前這個階段,申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什麼?

方茂田:務必紮實做好申遺的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申報文本的編寫工作。

記者: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在2009年申遺時,似乎就是因為文本的問題被暫緩至去年才審議通過。為什麼申報文本如此重要?

方茂田:申報文本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業機構專家評審的主要依據,各相關部門和省市通過多年努力作出的工作成果,將集中體現在我對外提交的申報文本上。因此,如何闡述好大運河的突出普遍價值、真實性、完整性和保護管理措施等等,是一個嚴肅而重大的課題。

記者:中國大運河價值之獨特已毋庸置疑,關鍵是要讓世界遺産委員會的專家們認同。申報文本的主要功能正在於此。也就是説,申報文本要講述一個能讓世界聽得懂的大運河的“故事”。

方茂田:這很重要,需要各級主管部門,特別是地方各級政府黨政主要領導,以及專業機構和權威專家高度重視、謀篇佈局,統籌協調、共同給力,優質達標、確保到位。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