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把美術館建得比星巴克還多——中國藝術場館建設的繁榮期就要到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20 09:24:20 | 文章來源: 《新週刊》


文/漢斯·貝爾廷

上海政府計劃在2010年前建造100座新的博物館,“他們打算建造的博物館的數量要超過星巴克咖啡店的數量”。

過去20年中,亞洲建立並舉辦了很多雙年展,藝術博物館也正在以同樣的速度不斷出現。這種繁榮的景像是史無前例的,但是它們的目標卻遠未清晰。

在日本,“地方性博物館”蔚成風潮,這些博物館缺少收藏,也沒有策展人,而只是“由當地藝術家自己組織聯展”。森下正昭把他們稱做“空博物館”,如同德語中的“Kunsthallen”,指用於短期臨時展覽的藝術中心。這些博物館建得就像機場,等待著國際藝術“客人”的光臨。繁榮和危機(博物館建設的繁榮和博物館意義的危機)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揭示了博物館與那些對參觀博物館不甚熟悉的新的觀眾之間的不同關係。而有市場購買力的收藏家們(一種藝術界的VIP)要麼不需要博物館,要麼在建造他們自己的博物館,但這樣便與當地那些幾無藝術經驗的觀眾産生了鴻溝。

除了藝術收藏家,當地政府也在填補這個鴻溝,他們雄心勃勃地以都市框架來“發展”藝術,建造所謂的“文化區”。何慶基先生便描繪了香港的巨型購物中心的計劃,他打算在裏面建造藝術館以吸引大批的參觀者。上海政府計劃在2010年前建造100座新的博物館,“他們打算建造的博物館的數量要超過星巴克咖啡店的數量”。

日本自1990年左右經濟陷入困境後,地方政府開始以博物館為手段來重新激活各個城市中心。自1955年以來,日本共有200座公共博物館落成。百貨公司也開始在自家地盤開設博物館,通過展出特別的藝術品來吸引顧客。東京的森美術館是一個位於一幢摩天大樓的數個樓層的公司機構,它提供了將商業與文化相結合的新模式。中國的博物館熱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它將展現我們在以往的博物館場景中從未見過的東西。當代中國藝術家在海外的成功促使博物館官員開始討論在國內建造展現這些藝術的公共空間。

同時,范迪安宣佈中國美術館(1958年建成)將在距離奧林匹克賽事場館不遠處建設新館。他最近接受採訪時對中國收藏中的國際藝術品的闕如深表遺憾,並且抱怨一般觀眾對參觀博物館興趣索然。他説,當收藏成為一種生意而不是社區公眾的興趣時,收藏家們對此負有部分責任。中國藝術家們通常在國外的名氣比國內大,所以有人就開玩笑説:“他們不是創造藝術而是創造財富”。同時,有些藝術家則是單獨行動。蔡國強于2001年開始做一系列關於短命的當代藝術館的作品,目的在於“反抗目前現代藝術館和當代藝術館體系,因為他們已經脫離大眾了”。計劃在他的家鄉泉州建造的泉州當代藝術館是與福斯特事務所合作的項目,其模型已于2008年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的展覽中展示。

另外一個項目是“偶像型畫家”岳敏君的藝術館,坐落于四川青城山下,由北京朱锫建築事務所設計。這座面積約10700平方米的美術館將收藏岳敏君的作品,預定2009年開館。此地還有其他9座藝術館,分別收藏單個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張曉剛和王廣義。都江堰地方政府正在開發的這個項目將實現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呂澎的想法。坐落在大自然中的這個新建築看上去就像一艘徐徐降落的宇宙飛船,滿載打上全球化“商標”的藝術家作品。它的橢圓形外觀和曲線的內墻靈感來自一塊河中的石頭,據設計它的建築師説,它旨在呈現“一種未來感,同時看上去又非常自然”。

(此文節選自作者在2009年5月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國際論壇”上的講稿《作為全球藝術的當代藝術——批判性評估》,周彥校正。)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