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6月開始終審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20 22:16:48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美術週刊

 

5 月18 日,國際博物館日,北京市推出“魅力博物館,人文北京城”免費參觀博物館活動。據介紹,北京市目前共有各類註冊博物館151家,年舉辦展覽500 余項,年接待觀眾近3000 萬人次。

新華社記者汪永基

    本報訊 (記者嚴長元)備受矚目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目前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全國各地的創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記者日前從該工程辦公室獲悉,《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終審規則》(以下稱《規則》)出臺,6月下旬,入選創作者名單的藝術家和他們的相關作品將進入終審程式,接受檢驗。

    距離交件時間越來越近了,工程入選作者們的創作日程更趨緊湊。今年以來,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創作較為集中的院校,多次舉行內部觀摩會。上海片區在4月底再次觀摩、提意見、調整。湖北省文化廳專門邀請藝委會專家和相關歷史學者等一起,為該省兩件入選作品做最後的會診、打磨。

    藝術家的創作漸趨“白熱化”,美術創作工程辦公室也積極為終審工作做充分準備。如何保證評選過程的權威性、公正性和客觀性?對社會上的優秀歷史題材創作的準入如何考慮?

    為規範美術創作工程終審工作程式,確保工程的藝術品質,依照工程實施辦法及相關文件要求,《規則》規定,所有終審工作由美術創作工程藝術委員會具體實施。最終入選作品應符合兩條標準:第一,創作內容符合美術創作工程的選題範圍,創作構思能夠準確、深刻地把握史實,傳達出重大歷史事件所蘊含的歷史精神,達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第二,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時代特徵,能夠表現特定時代下特定的文化精神及本民族的精神氣質,具有高水準藝術技巧、表現能力,能夠代表我國當代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最高水準。

    終審以藝術委員會委員對參評作品進行觀摩評議和實名制投票的方式進行。投票人數不得少於藝術委員會總人數的3/4。如果實際投票人數2/3以上(含2/3)贊成,則獲通過,列入“最終入選作品建議名單”,上報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審核後,向社會公佈。對於3位以上藝委會委員對同一件作品的終審投票結果存有異議的情況,《規則》也有詳細規定。

    令人關注的是,社會上有些藝術家未列入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入選作者名單,但多年來一直從事歷史題材創作、具有豐富的歷史畫創作經驗,他們也十分關注工程的進展,積極準備創作,並要求參與到工程的評選中來。對於這一情況,《規則》中也有明文規定。即在上述100余件入選作品評選之外,可由藝委會委員推薦名單以外的優秀作品參加終審,同時它們必須符合“2004年至2009年創作完成、反映1840年以來我國重大歷史事件內容相關”的要求。另外,個人要求選送的也可直接將作品圖版送美術創作工程辦公室(設在文化部藝術司),經過藝術委員會篩選後,再進入藝委會的終審程式。

    除要求參加終審工作的相關人員自覺遵守有關法規外,《規則》規定,評選工作實行回避制度,即藝委會委員參與創作的作品進行評議和投票時,本人須回避,也不計入藝委會委員應到人數之列。

    終審工作由中紀委駐文化部監察局全程監督。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青銅白石鑄歷史:訪國家重大歷史題材工程簽約雕塑家李象群
· 青銅白石鑄歷史:訪國家重大歷史題材工程簽約雕塑家李象群
· 簽約制與課題制更出作品——政協委員談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啟示
· 改良、現實主義與人文關懷 ——徐悲鴻歷史題材作品的深層解讀
· 用藝術描繪國家的夢想——張仃的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