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團隊首次亮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20 15:11:04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2009年5月19日,北京 ——第53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館即將於6月6日至11月22日現身水城,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今日正式公佈了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主題與藝術家名單。這是中國以國家館的形式第三度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亮相。

中國館首次嘗試聯合策展

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將由藝術家盧昊和批評家、策展人趙力聯合策展,場地仍將沿用往屆中國館的場地“處女花園”和“油庫”。盧昊與趙力是各自領域“中生代”的重要代表。其中,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的盧昊與威尼斯雙年展素有淵源,他曾受邀參加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展,還參與過威尼斯雙年展並稱全球當代藝術三大展事之一的卡塞爾文獻展,是中國藝術家在國際藝術界的重要實力派代表人物之一。趙力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在中國現當代油畫及藝術市場方面著述頗豐。盧昊和趙力聯合策展,能夠兼顧國際與本土、藝術界與學術界多方面的視角來選擇藝術家和制訂展覽策略,是一次讓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走向更加本土化和青年化的嘗試,加強扶持中國當代藝術的新生力量,在保持國際視野的同時不偏廢國內藝術界最新鮮的動態和趨勢。

中國館及展覽主題“見微知著”

本屆中國館的策展主題為“見微知著”,是中國的一個成語,出典于《韓非子•説林上》,意為通過細節而反映實質與發展趨勢。“見微知著”是對中國本土社會系統各個層面的總體呈現,它標誌著一種新的價值精神體系成為可能,所引發的承傳關係在未來中得以延伸,所展現的是中國社會在歷史演進中融入到多元、變化、共生的國際系統中,並呈現出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活力,標誌著中國方式在新的語境下的差異魅力。

根據主題為“見微知著”的策展方案,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將選派7位藝術家參加國家館展覽,分別是方力鈞、何晉渭、何森、劉鼎、邱志傑、曾梵志和曾浩。7位藝術家的年齡從30多歲到40多歲,他們既是中國當代社會文化變革的親歷者,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參與者,其作品包容著中國現實生活的變化,強調高度個人化、原創和多元。

借助於“見微知著”,參展的藝術家們試圖將中國式的“小中見大”,發展成為鮮明的個案性的策略。中國館的主題聚焦于中國當下社會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變化趨勢,並通過具體的藝術作品去探討趨勢中同一性與差異性的並行不悖。同時,參展藝術家也試圖擺脫各自所擅長的平面、裝置、影像等創作方式和選用媒材的自足性,不再將中國館的油庫與處女花園僅僅視為參展作品的同一放置空間或共同環境背景,而是更多關注作品之間的有機聯繫,來再造空間環境。

本屆中國館的場地仍將沿用在空間處理上極具難度的臨時場地“處女花園”和“油庫”。但根據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的消息,威尼斯雙年展主席Paolo Baratta已專程拜會過我國駐意大使,提出重啟雙年展展場的部分閒置場館設置新國家館的動議,並希望中國能夠牽頭入駐,中國也因此將有望在近年擁有可長期使用的常規展覽空間,設立更為固定的國家館。

與2007年的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和2008年的國際建築雙年展一樣,本屆中國館由文化部所屬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總經理張宇説:“過去幾年中,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獲得了令人矚目的影響力。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將再次向全球文藝界呈現中國當代社會經歷的巨大變革、以及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當代藝術取得的重要成就。作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的橋梁,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將通過本屆雙年展深入貫徹中國文化’走出去’ 的戰略,並充分展現中國當代藝術多元發展的風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威尼斯雙年展"即將開幕 中國館呈現"見微知著"
· 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展:“給馬可波羅的禮物”
· 即將開幕的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
· 威尼斯雙年展 “中國禮物”獻給馬可·波羅
· 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劉中繪畫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