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與象的交響--解讀藝術符號和心靈

時間: 2015-03-06 13:52:29 | 來源: 當代藝術網

首頁> 資訊> 聲音

四、從內心的純粹去捕捉-----“戀愛與藝術”

相愛的人,內心的純粹往往令我們感動。都是以心換心,不存在投機。能走到一起,在以後的生活中更要真誠相待,以心換心,這樣每天你所感受到的生活都會是美好的。如果兩人不在一起,這也不是壞事,肯定是因為兩人有不能契合之處。但曾經的美好,依然會給彼此的內心留下微瀾。成與不成,都是生活中的正確選擇。都會向更美好的方向去努力發展。相愛的人能這樣在一起美好、美滿地生活下去,生活的點滴都會在每一天留下“影”的符號,我們都會發自內心的感受到這樣的美好。音樂家會為此創作出優美動聽的聲音符號,畫家因此可以創作出觸動心靈的畫卷。就是因為純粹,才顯得更加美好!藝術創作的道路也如同在和藝術經歷一場戀愛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那麼的純粹!學藝術從不想那麼多,不能為成名而創作。即便成名,也不是為了給家人或別人看。學藝術是自己發自內心愛好,沒有任何外來副射影響,一定要用心去“學”,要有一顆“純”的心去學。技術和技巧是最最基本的基礎的創作一部分,而深層次的創作則是自己觀察社會、體驗生活、感悟人生的過程。然後再形成內心積聚的理念通過自己的思維的重新架構,才能精準呈現出來“影”于“象”每一個的符號的表達。

技術和技巧,對於藝術來説,如同汽車的4個輪胎、一個方向盤、發動機等必備的部件。但有了這些部件,並不意味著每一個司機都是賽車手!要想成為會開跑車的賽車手,那就是另外的一件事了。學習藝術,搞繪畫創作,我們不一定都要成大畫家。不為給旁人看,而是一個怡情養性的事情。藝術,他首先是愉悅了自己,才能把愉悅感分享給大家的理念。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唯一和談戀愛不同的是,每一幅藝術作品都在談新的戀愛,每一幅畫對藝術家來説都是他(她)的情人。當然藝術家創造或陪伴著那麼多數量的情人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我們現在多數人看畫是不是看藝術作品,我們的常常看藝術品都説解釋或解讀藝術基本的技法,看畫圖的佈局、結構、筆墨、顏色是如何搭配、組合而成了一幅具象的作品。都很少或從來也不解讀藝術家心理思維和他生活的情感。任何一件藝術品流芳百世,是有創作者的思想潛意識所在,同時也為觀者提供了廣闊的心理想像的空間,去聯想作品的意境。英國康橋大學Meyers教授的美學實驗(音樂)報告有這一段描述:“我仿佛坐在皇后的大廳裏。一位穿紅袍的女子在拉提琴,另外一個女子在伴著琴聲唱歌。那麼位拉琴者的面容很悽慘,她生平一定有什麼失意的事。” 朱耷是我國美術史上很有歷史符號的代表,畫家一代宗師,號稱八大山人。他的作品很有個性,在表現方法上,能夠不同於前人,這很是關鍵,其畫大多緣物抒情,多寄託自己情感。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作品,他每幅作品都是值得對於我們被美賞的人,把作品挂在家裏,或在博物館都會博得永久地位。他的作品很自然,看上去很輕鬆,慢慢的品味,神情畢具。朱耷具了做一個畫家藝術家該具備基本條件之外,我們往往很少去了解他的人生生活軌跡,他的周圍環境,他的平生,他的個人愛情情感生活等等。 我們都知道八大山人與別人潤得不一樣,如圖我們後人名提叫《瓶蘭》還有《瓶菊圖》等等,我們美術歷史寫的多評畫,很讓人一看就累,沒有親切感,讓人理會不了什麼,更談不到也悟到什麼精髓。我們常常寫的蘭花、菊花啊柔潤優雅、作品簡煉、構圖獨特風趣,還有什麼明潔優雅、枯索冷寂滿目淒涼的境界,在淒涼的境界透出雄健簡樸之氣等等。讓我們讀的頭大頭暈,找不到説什麼體會不了藝術的美。當然,朱耷藝術家,他的作品畫面很乾淨,二構圖很美,作品讓我們看起來很輕鬆,很順視覺,看了還想再看,因為他的作品是有生命的是“活”的。

而我看了朱耷《瓶蘭》這幅畫,會讓我想起小時候自己家裏的小花園,蘭花使我想起和少年同年齡一起想像的空間,那幅《瓶菊圖》就會想起我小時候喉嚨疼時,我奶奶就會給我起菊花茶的情景,那老人慈善,那種格外可親,家裏人長輩的溫暖,家裏周圍熟識的場景一一在我腦海裏重過,當然會使我想起許多許多的故事和生活的影。

朱耷《瓶蘭》這幅畫是他內心世界我們都不知道,但有一點我們不可否認,他是用心出畫,這幅畫很生動,有生命,他畫這幅蘭花時,有可能他在想像他的戀人,或是心裏懷念一段生活的過往,一段故事,他反應的自己心理一個符號記憶。雖然這二幅水墨畫藝術家都沒有給它題目,只有年份和他的簽名,但我覺得非常好,呈現的境界提供了非常有想像的空間。我想按我們藝術家自我的感覺如果要題目的話,是不會忘了撰寫題目的。然而如果這二幅畫我們不給它取《瓶蘭》《瓶菊圖》的話,(因為當時藝術家沒有取題目,時我們後人給它取的)。還給它原有的題目《無題》,《無題》可能給我們後人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也更有想像的空間,也可能時當時朱耷創作這幅作品的本意。我們後人常常自作聰明加一個定名字,叫瓶蘭、瓶菊圖等等,一太俗稱,其二太沒有想像力,第三我們更不能以自己僻面的狹窄的藝術知識來定性他人的作品。藝術作品不是崇技術,它還有另一半生命的東西。這題目只能是驚擾了作品原本的清雅。

五、從心理宿求中尋----“影”與“象”的心理學派

心理學,心理學學派有很多,內容之廣泛,有內容心理學、意動心理學、構造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派、日內瓦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派等等。

縱觀藝術的發展,從最初的符號記錄,到為宗教服務,到更貼近人性化的表現,到現代藝術家更追尋自我內心感受表達。21世紀的藝術家們,由於視野更加開闊,所以在自己的內心中能夠更多的包容新的事物、接受新的資訊,是自己變得更加強大而深邃。在他們的內心中,有著表達不盡的經歷、體驗與感悟。以藝術的表現方式,記錄個人獨有的印記。作品也就更加凸顯了時代性與當下歷史性的表達。也正因此,21世紀的藝術作品是和心理學學派分不開的,藝術作品圖像的意識符號是心理思維呈現的一種自我自信的主觀表現。這種主觀符號的表現是心理活動一種演變的意識流一瞬間的情緒概念—影與象,一種符號的心理學派,一種心理呈現出來的“影”與“象”。

藝術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象徵一個國家文明的印記符號,是一個國家文明是象徵,是精神文明的結晶,更是歷史的和時代的符號。藝術是精神文化,人類作為大自然的高度發展的産物,他本身不但具有自然物質的,自然動態的,自然生理的實體,更是具有精神層面的,有高度文化積累的、科學的、多元化的、歷史性的、社會性的各種存在的“影”與“象”。這些“影”與“象”的産生也就是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結晶。這就是藝術。人類社會,總體來説是精神文明高於物質,也是互補、互成、互愛、互制、互生的多元化的發展一個自然規律。這種自然規律也正是我們藝術美的規律、精神文明價值的規律。這些“影”與“象”藝術的符號,來自於每位藝術創造者主觀心理活動一種動態的意識流在瞬間的情緒概念,是一種心理自然呈現出來的“影”與“象”,是一種心理投射的符號。 《這不是抽象畫》 2014年1月我畫了幾幅作品,有油畫也有水墨畫,畫的作品命題叫《這不是抽象畫》。為什麼我要如此命題?什麼叫“抽象畫”?這是我的意向。抽象畫是一種高度的概括,是抽離出來的一種概念。而我的作。品則是繪畫時自然表達的,當時的一種情緒。一種感情。我的作品只是以“色”“形”等符號代替了我此時的感受和當下的心情。看我的畫,你會很容易感受到我創作時的情愫。這樣我也想起比利時畫家René Magritte 瑪格麗特一幅作品一隻大煙斗《形象和背叛》,語圖互倣心理理性思維抽象藝術作品。

畫面只是一個大煙斗,在畫面寫上(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一個煙斗。畫面呈現只是藝術家一個符號,我們對藝術家的符號是不能太相信它表面的符號,表面呈現的藝術符號和被呈現的藝術理解有一大部分不是一碼事。它是另一種心理的産物,它會把你帶引導另一種思維心靈的空間。藝術作品呈現是反應一個人的心態和境界,是一個人生活認識態度。

21世紀,我們回過頭看以往的作品,不論評論哪個年代的藝術家,都不能脫離時代概念。我們對傳統繪畫藝術對畫的解讀,通稱藝術“看法”,更注重技法所呈現出來的一種效果。評畫的人,往往也是通過技法對畫面的內容進行破解。什麼叫理也、氣也、趣也、甜也或常用的詞精,神、老、辣、逸等等常規基本法則,有時候我們讀起那些評論家寫的從古到今評論差不多都一樣,而對畫面內容的破解,那是管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每個人的想像空間是不同的,各有差異,也就形成了這樣的情況,我們同時談論對一幅作品感受的時候,難免會有眾説紛紜,大相徑庭的情況,甚至會頭暈腦脹,對創作者的最初創作理念理解的很模糊,如果評論家評論時,完全脫離畫家作品的名稱的話,説不定我們就很容易錯解畫語。因為,我們現在的環境,不是創作者當時的那個時代,我們儘管吸納了眾多當時時代的知識,但不可能完全體驗創作者的感受。即使去深入揣摩,也未必是畫家當時的真實感受。最多只能説是接近其感受而已。(這不是抽象畫·油畫;水墨畫)

如今,我依稀記得“畫學心法”的觀點,畫畫境界入情,入情是把自己的感情注入,把自己的情緒注入,把自己心理演變的思維那一瞬間的心境意識流以符號呈現出來。在油畫布上,在宣紙上,在各種的物質物品上,再呈現的符號就是我説的心理學影與象。這就是藝術家的本能和本性之所在。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會打動讀者,才會被讀者産生共鳴,心靈的共鳴。往往産生心理心靈的共鳴的藝術作品不是藝術家的本身意識,。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可能被藝術符號帶到另外的想像空間,會喚醒我們記憶深處很多的生活過往,從而調動起很多對美好事物、情感的記憶。但凡作品中有一點能帶動讀者的要素,肯定是藝術家用心處理、呈現心靈中影與象。就像我們生活中大家有過的經歷,像談戀愛一樣,眼裏看到的是自己的愛人,而在內心中呈現的美好狀態都賽過西施。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是和藝術分不開的,特別是是晚上在公園散步時,在地上常常被自然光,人工光混合影折射的影象圖案所吸引,圖案説不清是那一顆樹,那一朵花,那一些野草和周圍的建築物。地上是很美的影,就像一幅藝術作品(抽象),你説是什麼,在混合影折射的影象什麼到不是,因為這些意象都是來源於“具象”。這樣看來,我們每個人的戀愛史也是跟搞繪畫的藝術家的創作史是一模一樣的。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