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包昕蘊:當代水墨將改變西方藝術一家獨大格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16 13:13:57 | 文章來源: 壁報

近兩年的水墨大熱,讓藝術圈所有目光都注視著每一場水墨展覽,數周前日開幕的“工·課——黃致陽作品展”毫無疑問的受到眾多關注,對畫展的好評和稱讚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黃致陽這個名字已經是品質的保證了。不過真正讓筆者感興趣的,是籌辦這次展覽的畫廊——墨齋。這家只專注水墨的畫廊歷史尚新,在很多業內人士聽來還很陌生,一年的4-5個展覽的安排也與其他畫廊一年8-9個展覽的密集度很不一樣。最有意思的是這家畫廊的3位創始人和策展人居然都是美國人。

林似竹:懷著強烈的教育目的創建墨齋

負責展覽與學術活動的藝術總監兼策展人林似竹告訴壁報,自己從1985年就開始關注和研究中國當代藝術了,也認識了很多用各種不同媒介創作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不過我也和一些明清書畫收藏家一起工作過3年,花了很多時間欣賞和觀察這些畫作。所以當我回看中國當代水墨作品時,發現有一部分作品是依然是在強調技巧,一部分則不然。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尋找那種既能擁有很優秀的水墨技巧,又能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下被很好的解讀的作品。墨齋將會選擇同時擁有這兩方面優勢的藝術家,對他們進行推廣和包裝,將他們和他們的作品呈獻給公眾。所以我們是懷著強烈的教育目的創建了這所畫廊。”

林似竹(BrittaErickson)博士畢業于美國斯坦福大學,獲中國藝術史博士學位;2006年獲得富布賴特獎學金贊助在北京研究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其曾為華盛頓賽克勒美術館策劃“文字遊戲:徐冰的當代藝術”展覽,也為斯坦福大學坎特視覺藝術中心策劃過“邊緣:當代中國藝術家與西方的邂逅”展覽。2007年,參與策劃了以水墨藝術為主題的成都雙年展。

當代水墨憑什麼重要?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際地位日漸重要,中國藝術的發展對西方也勢必也會産生影響。除了正在快速成長的藝術市場和藏家群體,中國藝術本身也將會和一直處於主導地位的西方藝術發生難以預料的化學反應,但這就需要中國能夠拿得出具有鮮明文化價值觀的東西,否則難以産生重要影響力。而當代水墨的根植于中國傳統古典文化,卻成長于當下,正在形成一股新的、不可忽視的力量,而逐漸受到國際藝術界的注視。

但是中國當代水墨憑什麼能夠成為世界藝術史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呢?對這一點,墨齋的另一位創始人余國梁(CraigYee)對壁報表示,在上世紀的整個一百年裏,水墨始終缺席中國當代藝術的數次重要運動,也沒有在當代藝術語境中受到足夠重視。但現在,中國當代水墨開始了承接了這樣的挑戰——如何讓經典的中國藝術文化擁有世界視野,讓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甚至宋明理學、王陽明心學等這些偉大的中國生活哲學進入當代語境?

以下為記者採訪余國梁(CraigYee)內容整理:

中國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語言來找尋屬於自己的當代藝術?

眾所週知,中國歷史在進入20世紀之後,無論政治、經濟、文化,或者整個社會結構的動蕩,都讓中國人經歷了很大的危機,讓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與西方抗衡,技術、經濟、工業…西方一直都處於主導地位,而中國也始終有一種落後於人的感覺。

有一點要説明,這並不説明中國的藝術家和藝術也是滯後的,主要是指中國社會層面的落後感,這種落後感促使中國一直試圖模倣西方,讓自己儘量西方化、現代化。因此當時在文化藝術方面,新的創作方式都是學自西方,這一非常理想化的舉措也是當時著名的“五四”運動的一部分。之後又演變成試圖將社會化思想引入藝術,用藝術來傳達社會思想。再然後就是“文革”。

而這些文化藝術運動完全沒有傳統藝術的位置,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傳統藝術停止生長了,在這一時段誕生了齊白石、黃賓虹這些非常偉大的藝術家。但是,當時在以西方為主導的文化影響下,西方化、Modern——現代藝術才是大流,而這些都是傳統藝術家。所以在文革之後,中國終於獲得了機會,但同時也是爭議,中國到底應該回歸傳統文化藝術?還是應該繼續西方化之路?在打開大門之後,中國發現在追尋西方化的道路上,那些“資本主義”藝術是自己從未涉足過的——現實主義藝術、現代藝術、抽象藝術、表現主義藝術、極簡主義、流行藝術等等。然後藝術家們開始學習用這些新的藝術語言表達自己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思考和觀念,這又形成了一股重要的藝術浪潮。不過再一次的,傳統藝術在哪兒?它再一次缺席了。所以在這整個一百年中,中國將傳統忽略、甚至拋在了身後,沒有從文化的根本上,從傳統藝術中發掘屬於自己的、真正的現代藝術。

不過現在,中國當代水墨開始了這樣的挑戰——如何讓經典的中國藝術文化擁有世界視野,讓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甚至宋明理學、王陽明心學等這些偉大的社會生活哲學進入當代世界?這正是當代藝術家們需要做的,也是水墨藝術家們需要解決的。你會説,那些非水墨的藝術家也在其中啊?但你想想,墨汁和毛筆是中國人發明並使用了2000多年的工具,水墨作為一種屬於中國人的語言,一種中國人使用了多少年的語言,帶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情節和文化在裏面,我們為什麼不用他們來找尋屬於中國的當代語言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創建“墨齋”這家專注于水墨藝術的畫廊。

中國水墨對世界藝術發展至關重要

就你剛才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三個美國人會在中國運營一家專注中國當代水墨的畫廊,因為中國目前的這場浪潮不僅僅對中國藝術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它對全世界藝術史的發展都是十分關鍵的存在。今天,這個世界很多地方都在使用單一的、西方化的那一套思維方式來感知這個世界,西方用技術、經濟、市場等這些物質化的力量來推動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因此我們需要另一種價值觀進入,讓我們用多樣化的方式觀察、感知這個世界和生活,並且這種價值觀體系是統一、非碎片化的呈現,人們能夠與這種價值體系發生切實的聯繫,讓它進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而中國古典的儒道思想和佛教思想恰好能夠提供這些。這也就是為什麼將當代水墨藝術作品介紹給當代國際社會和藝術機構是十分重要的,讓世界也能從中國的歷史、哲學、文化中汲取養分。

在過去的100年中,西方世界不可思議的影響了整個世界,現在看來需要有所平衡,而從中國古典文化中生發出的價值觀是與之全然不同的體系,或可能在未來100年對世界産生影響力。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在西方,我們叫它“軟實力”,與它共行的還有“經濟實力”,這個很重要,如果你只有軟實力,缺少經濟力量,人們不會去聆聽你在説什麼,也不會被影響。

在今天的西方社會,有個巨大的問題,即宗教與科學的衝突,當然這種衝突已經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了,這兩個領域在西方社會始終無法很好地融洽,也無法合理地解釋彼此。在這方面,我們的社會無法很好地處理,整個社會的道德結構是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宗教與科學時常發生的對立致使我們的道德無法與科學進行合理地對話,讓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産生矛盾。有意思的是,中國的生活哲學,比如孔子學説,孔子的理論是以什麼為基礎的?用客觀觀察和經驗觀察,來觀察人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尤其在經驗觀察方面,基本上我們學到的所有有關腦神經學、演化生物學、演化心理學、演化道德學等,在孔子學術中都能合理解釋,完全沒有相互的衝突。實際上孔子學説中對人性的客觀觀察反而被現在我們學的演化生物學、演化心理學和演化道德學所證明。

再比如道教,道教的基礎是對自然世界的觀察,以及自然世界的法則如何反映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基於經驗觀察的總結,而中國的或者東方的整套哲學體系是與現代科學完全相容的。而現代科學,既不西方也不東方,他是對這個世界最為客觀的觀察結果。這樣的中國生活哲學便可以從道德價值方面,讓人們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找到支撐。這是現在社會非常需要的。

但是如何了解這些難懂的中國哲學理論呢?那些一堆堆的著作,不管中文英文都很難啃下來。但是藝術家們可以將這些難以傳達的哲學要義用非言語的方式抽離出來,轉化為獨有的視覺語言,讓這種哲學的理念在筆墨中傳達,而視覺語言是不需要翻譯的。如何創造出這種國際性的,能夠傳達東方哲學精髓的視覺語言,是當代水墨藝術家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他們最終需要解決的問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