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吳鴻:對象·方式·背景——數字時代藝術批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0 12:27:52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數位”之於“藝術批評”到底意味著什麼?其一,是把之前已經有了的東西數位化;其二,是新出現的只能以數位的形態而存在的東西;其三,與前兩者相關,而並不止于前兩者範圍的一種社會文化特徵和形態。

就第一層意義而言,是指一種數位(數字)化資訊的轉換、存儲方式,將傳統的以視覺可知的方式存在於紙質或膠片上的文字和圖片,轉換為一種抽象的數字方式的存在;然後經過電腦程式的解碼合成,再以另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在電腦螢幕中。這個時候的數字化應用主要是體現在資訊存儲方式的改變中,以及在此基礎上並由個人電腦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普及而帶來的文字和圖形的平面設計應用,諸如桌面排版系統、數字化平面設計等。這個時候,從數字化應用的角度而言,還基本上至於一種孤立的單機狀態下的人機對話過程,資訊在機器之間的傳輸是通過可讀寫磁片方式來進行的。

局域網的出現,實現了將單個的個人電腦聯組成網的可能性,從而解決了在不同電腦間通過網線來進行數據的傳輸和共用。但是,在這個階段中,資訊的流通過程仍然是人→機、機→機、機→人的狀態,而無法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溝通。所以,在此階段中,廣義上的網路文化並沒有出現。“數位”之於人,仍然只是一種技術手段,而並不是社會文化現象。

建立在“傳輸控制協議”和“網際網路協議”(TCP/IP)基礎之上的國際網際網路(因特網)(internet),實現了全球的電腦在共同使用公用語言基礎上的網際網路絡;進而,萬維網協議(WWW)最終實現了以超文本標注語言(HTML)與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為基礎的面向因特網(Internet)服務的、一致用戶界面的資訊瀏覽系統。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已經習以為常了的“網際網路”資訊傳輸與分享過程的大致程式:首先是將傳統的依附在紙質或其他物質媒介之上的可視覺感受性的文字和圖形資訊進行數字化轉換,存儲于電腦硬碟之中;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電腦(包括個人電腦、電腦組,以及大型網路伺服器)通過因特網等協議方式聯接在國際網際網路之中;在網際網路的平臺上,除了可以進行電子郵件(E-mail)、新聞組、即時通訊等方式的資訊傳輸與分享之外,目前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以超文本標注語言與超文本傳輸協議為基礎的網頁瀏覽方式來實現的資訊檢索與知識分享,從我們通常所説的數位時代或資訊時代的特徵而言,這一點也是最為根本的地方。網際網路作為一種超級媒體,它從資訊傳媒的角度所具備的特徵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資訊獲取方式和交往方式,並由此而出現了一種網際網路文化。

與此同時,以網際網路為平臺,並且基於超文本連結的多媒體性和交互性的特徵,還産生出了只能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才能實現的網際網路藝術類型。

另外,網際網路從應用角度而言,它不僅僅是一種傳播媒介。隨著接收終端的多樣化和便攜化,作為網際網路概念的延伸和擴展,還産生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這樣,網際網路就逐步成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在以上歷時性的描述中可以發現,構成我們通常所説的“數字時代”是一個非常籠統的特徵性概括,它其實是由很多互為依存的不同元素構成。從“藝術批評”的角度而言,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需要將這些既有區別又存在著某種關聯關係的元素重新分析、歸類,大致可以分為作為對象的數字元素、作為方式和形態的數字元素,以及作為一種社會文化背景的數字元素。

1、作為藝術批評的分析、研究對象的藝術作品

傳統意義上的“藝術作品”,它的內涵和外延在數字化的語境下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也是一個需要梳理清楚的問題。

首先,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但是其視覺特徵與傳統審美並無本質區別的作品類型,比方説電腦製作或輸出的圖形、數位攝影等。

其次,以數字虛擬技術為基礎,加以帶有人機交往性質互動裝置的數字虛擬藝術。

其三,以網路傳輸為基礎,以數字代碼、編程、訊號為傳輸內容的網路藝術。比方説,以代碼、編程的遠端控制為主,更像一種網路行為藝術的駭客藝術;以互動程式加影像傳輸方式的互動影像藝術;以互動程式加現場裝置的互動裝置藝術;等等。

其四,以網際網路為手段,以網路文化為背景,將傳統的人際交往方式進行數字化延展的網路行為或網路事件藝術。

以上種種,都給藝術批評帶來了一些新的課題。因為我們在面對這些藝術作品的時候,已經無法依據舊有的知識背景和專業經驗來進行判斷和分析了。傳統的美學經驗是建立在物體的可觸摸性的視覺感知基礎上,手工性和技法性是其進行美學判斷的主要元素,而這兩者都是以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性為基礎的,所以,也可以這麼説:傳統的美學經驗就是建立在人的能力和感覺的差異性之上的。而數字化的過程和應用恰恰就是消除了手工性技法的個體差異性,甚至是消除了物質的視覺感知性基礎。在面對這樣的事物形態的時候,一方面,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我們的審美邊界和感知疆域;另一方面,舊有的知識背景和判斷依據又不斷受到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作為從事藝術批評的研究者,首先不能拘泥于經典的藝術判斷標準和分析依據,而應該採取一種更為寬容的態度接納這些超出了我們舊有的經驗範疇的藝術現象;其次,也需要及時了解這些建立在技術應用基礎上的新的藝術方式和藝術形態。因為,在這裡,“技術”已經不再僅僅意味著是一種為主體性的“人”服務的、輔助的工具和手段,而是成為價值的主體。它也不是“機械複製時代”的那些不斷被消除了主體性的複製品,而是另一種在不斷被複製和聚合的數字化過程中建立主體性的意義邏輯。

2、作為藝術批評新的發生方式和形態的網際網路環境

在這裡,網際網路同時意味著技術和媒介兩方面的意義。作為前者,上一節已經做了分析。本節主要是著眼于依據後者的網際網路資訊分享的概念之於藝術批評的作用。

前文已述,資訊分享是因特網基於網際網路環境的最為廣泛的應用,也是人們一般意義上所説的“數字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我們先從廣義上的數字媒體或數字媒介的角度來分析它的特點。

網際網路絡媒體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即所謂的WEB1.0時代、WEB2.0時代,以及自媒體時代。

WEB1.0即第一代網際網路主要完成了超文本連結和超媒體合成的方式,這是網際網路網頁區別於早期的新聞組的本質特徵。超文本是一種用戶介面範式,允許從當前閱讀位置直接切換到超文本連結所指向的內容。超媒體是超文本和多媒體在資訊瀏覽環境下的結合,它是超級媒體的簡稱。用戶不僅能從一個文本跳到另一個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聲音,顯示一個圖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動畫。網際網路採用超文本和超媒體的資訊組織方式,將資訊的連結擴展到整個網路上,形成一種超文本資訊系統。網際網路的一個主要的概念就是超文本連結,它使得文本不再象一本書一樣是固定的線性的。而是可以從一個位置跳到另外的位置,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資訊。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網際網路與傳統媒介方式最為本質的區別就在於,首先它是一種多連接點、多種可能性的跳躍跨度的組合。這就決定了在網際網路的環境下,讀者獲取資訊的方式是自主的,資訊展開的方式是以資訊獲取者為中心的。而在傳統媒介中,資訊的排列順序體現的是編撰者的意志,讀者在按照某種順序瀏覽資訊的方式就是無形中接受了這種意志的安排。所以説,正是網際網路的超文本連結方式所體現出來的按照讀者自由意志實現的資訊間跳躍性的多種可能性組合,打破了傳統媒體條件下的所謂“專業”霸權。其次,在超媒體技術的條件下,把文字、圖形和聲音、影像等多種資訊載體集合在一起的組合過程,極大地影響並改變了我們的資訊理解方式和表達方式。比方説,目前流行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表達方式就是通過超級媒體的方式改變了人們只能通過純文字的方式來傳遞觀點的表達方式。這些變化,也必將影響到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

但是,從更廣泛意義上的資訊(知識)傳播過程來看,WEB1.0時代較之於傳統媒體並無本質變化。資訊仍然是從作者到編輯,再到讀者的單項式線性流傳過程。元資訊在傳播的過程中,並沒有産生變異、轉譯、回饋等變化。

而在WEB2.0階段中,與第一代網際網路相比較,它的最為顯著的特徵就在於,讀者不再僅僅是被動的資訊接受者,而是參與到了資訊的再構建的過程。WEB2.0最主要的技術方式有:一般放置在主要內容後面的電子留言板、電子公告欄(BBS、論壇)、個人部落格等。在這個技術背景下,元資訊在傳播的過程中,加入了讀者的評論、轉述,以及評論內容反饋給作者之後的再闡釋等。這樣,資訊的流傳過程不再是像WEB1.0時代中的那種單項式線性傳播,而是變成了一種多向式的交叉過程。在這個意義下,作者的內涵將更為豐富;而傳統的讀者已經不再存在,成為了另外一種“意義參與者”和“文本寫作者”,也就是説,讀者也變成了“作者”。

即便如此,第二代網際網路時代中由讀者轉化成為的“作者”仍然是隱性的作者。他雖然可以使元資訊在傳播的過程中發生變異、轉譯和回饋,但是卻無法成為元資訊的提供者。也就是説,他無法主導元資訊的發生方式。

而在以微網志,或其他“微網志化”的媒介為代表的網路“自媒體”時代中,“關係”成為了超過“內容”重要性的新元素。依據于各種網路關係圈,每個人都成為了一個能夠發佈元資訊的“作者”,而實際上,也就是一個自我經營、自我管理的媒體概念。自媒體時代必然會導致眾聲喧嘩的資訊碎片化的局面。每一個參與者在進行評論、轉發的過程中,必然也使元資訊支離破碎。甚至是,元資訊已經不再重要,每一次的參與就是一個對於元資訊的篡改過程。

以上分析,是藝術批評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的一個大背景和大前提,在傳統的媒介時代,所謂的專業批評是由專業研究者、專業媒體,以及專業讀者組成的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而在網際網路的開放語境下,所謂“專業性”正在一點點被稀釋,成為了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無邊界話題。未來的藝術批評,可能不再像紙媒階段那樣,一篇文章就能決定著藝術史的走向;而且會出現由相關討論而構成的意義場域。這些討論可能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經由不同的平臺來進行的,但是,超文本連結和資訊搜索引擎的功能可以將這些碎片化的意義片段重新組成一個新的文本,並且,這個文本還具有開放式的可重新編輯的性質。這樣,批評的文本將是不斷被擴充和延展的,同時它的意義也會不斷發生著轉譯和變異。

現在有很多年輕藝術家也已經將網際網路的互動式的意義生成過程作為展覽或作品的重要元素,在這裡,網際網路不僅意味著觀念,同時也是一種形式。比方説,藝術家先提出一個概念,並將它放到網際網路上,那麼,這個作品的意義和形式就是在和網友(觀眾)不斷進行交叉式互動的過程中實現的。另外,現在絕大多數的藝術事件都是通過網際網路來進行傳播擴散,這種資訊傳播的方式本身也是一個意義的再生成過程。

所以,在以數字技術和數字文化為基礎的網際網路時代,藝術批評在傳統紙媒時代的封閉性、專業性、單向性、導向性將會被逐步改變,取而代之的將是一種開放性的交叉互動式的集體寫作過程。這是一種集合眾人智慧和個體觀點的過程,所以,傳統紙媒語境下的專業權威性也將會質疑和顛覆。也可以這麼説,在網際網路時代,通過超文本連結和超級媒體的方式所集結起來的是一個“超級大腦”的概念,傳統意義上的個人經驗和個人判斷在這個超級大腦中只相當於一個微小的神經元。故此,也可以理解為在網際網路時代就是一個去專業權威化的過程。

3、作為一種社會文化背景而存在的數字化特徵

數字化作為一種技術發展趨勢已經逐步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媒介、工具和交往方式,這些變化又轉化成為了一種社會文化特徵。這種特徵,一方面成為了藝術的表現對象;另一方面,又影響到了藝術批評的思維方式和語言方式。

數字化技術應用的普及化將會使諸多日常生活中的工具、設備和器具智慧化;同時,還出現了很多只能在數字化技術的條件下才能成為現實的物品,比如現在已經非常普及了的智慧手機,就是由傳統手機和個人掌上電腦兩個概念集合而成,指的是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作業系統,獨立的運作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第三方程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路來實現無線網路接入的這樣一類手機的總稱。但是,智慧手機最根本的特徵還不止於此。它的本質在於智慧手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個具有專門用途和功能的定型化的“産品”,而是一個思路和過程,也就是説,它是人類對於各種需求的概念的集合體。這樣,就決定了智慧手機是一個不斷擴展和變化的概念,未來它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還是一個未知數。

凡此種種,都説明瞭在數字化的時代中,人類的思維方式、語言方式、人際交往的方式,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也都極大地影響並改變了人類社會文化的存在模式。

藝術批評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也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不管是從作為藝術批評對象的藝術作品在數字化時代下所發生的轉化和變異,還是從數字化社會生存條件下新的思維方式、語言方式和傳播方式,都給藝術批評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新的可能性。

2013年10月10日 于北京通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