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數字時代藝術 3D列印技術將取代寫實雕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11 15:31:40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一位華裔科學家,曾是美國3D列印技術研發團隊的核心成員,已經來北京創業了,他將會在中國全面推廣運用3D列印技術,降低列印成本,他擔心,中國寫實雕塑的末日就要到了。

如果視覺真實是寫實雕塑的基本要求,那麼,3D列印可以對一個人的數據進行掃描,然後用各種材料,包括金屬材料將這個人的立體形象列印出來,科學技術發展到了這種程度,雕塑家的寫實造型能力的訓練還有意義嗎?這種擔心讓我想起當年攝影技術出現之後,繪畫界所經歷的恐慌情緒,當時也有繪畫即將被攝影取代,繪畫的時代即將終結等等悲觀的説法。

如果以繪畫的發展來推斷寫實雕塑的未來,這位雕塑家的説法未免過於悲觀了。當年,攝影帶給繪畫的衝擊儘管很大,但是最終並沒有成為一種取代關係。攝影作為一個強有力的後來者,它的崛起反而激起了繪畫的危機意識,為繪畫帶來了正能量。

攝影的“逼真”效果,産生了一種倒逼效應,反而刺激了人的手工繪製的能力的提升,出現了照相寫實的繪畫;另外,它還推動了繪畫的多樣化,出現了許多表現型的,非寫實的繪畫樣式;再者,攝影機的觀看方式還帶給了畫家許多靈感,例如借用模糊鏡頭、俯視鏡頭、面部特寫等等,豐富了繪畫效果。

湖北畫家冷軍,在國內藝術家中以超級寫實而聞名,他的作品咋一看像是攝影,但細看,實際已經超過了照片所能給人的視覺真實感,他用手工彌補了許多連攝影也顧及不到的地方。令人驚訝的是,冷軍從小就高度近視,他畫人物身上的毛衣,那種細毛絨絨的效果讓一般畫畫的人無法想像,這是怎麼畫出來的?他解釋,這種效果不是只憑視力畫的,而是憑內心的感覺來畫的,就像有些微雕作品是雕刻家靠內心感覺來雕刻的一樣。

3D列印實際上已經開始在雕塑中嘗試運用了,例如雕塑小稿的放大,用3D列印技術協助完成,即準確,又快速。只是,目前國內雕塑界所運用的3D列印技術上還不夠完善,成本也比較高,如果將來技術進步了,將會出現專門針對雕塑造型的高水準3D印表機,那時候一定會給雕塑家帶來方便。

當然,指望用3D列印技術來取代寫實雕塑恐怕不可能,原因在於,藝術和機器最大的區別是,藝術家的個人化的情感和體驗是很難被機器所模擬的,否則,藝術的存在也就沒有什麼價值了;如果機器也能製造出情感,那也只是程式設計者所給與的。

面對數字技術對藝術的介入,有人對不屑一顧,漠不關心,這實際上是一種“鴕鳥態度”;有些人呢,則仍然沿用傳統的藝術思維的眼光,認為數字藝術不三不四,不具有“學術性”、“純粹性”、“規範性”,對它們有一種偏見;還有人願意討論數字藝術,但是它們還沒有消化,有點生吞活剝,削足適履……

以上這些態度似乎都不足取。數字技術對藝術的影響不可避免,迎接和研究新技術,並將它轉化、運用到藝術中,成為推動藝術發展的手段,這才是積極的態度,如果追溯既往,一部人類的藝術史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在藝術史的背後,還蘊藏著一部技術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