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有標準,也沒有標準,標準的界限在思辨中。
FT中文網:對於一個普通藝術愛好者而言,應當如何觀看當代藝術?
王春辰:對於當代藝術,有兩種看法。
一種意見,看到誇張的畫面,媒介多樣,一會兒鐵,一會兒玻璃,一會兒紙,形式上都是非傳統的,這都不是習慣上認同的介質;還有一種,在拍賣和市場上成為明星的作品,人們也説那是當代。無意中就給人們一種媒介和大眾消費上的暗示,什麼是當代。
另一種意義的當代,是從學術意義上説的當代。它跟美術史的線索有關。語言可能還是原來的,但作品和傳統的東西有變化,有距離。比如藝術家洪磊,他用攝影表現花鳥,但也用鳥和昆蟲的道具。這個題材是傳統的,但是視覺經驗上,你馬上感到,這不是傳統。在表達的觀念,意圖,和圖像的表現上,區別於原有。那種緊張,壓力,衝突,焦慮,矛盾,甚至暴力,這時候人們也可以説,這是當代。
王春辰:當代的指向是多變的,但有一點,那就是屬於今天的視覺體驗和觀念的表現,這是當代。
FT中文網:概念本身還在演化?
王春辰:對,不固定。有一點,那就是自己不熟悉的,不要急於否定。因為我看不懂就覺得它什麼都不是。即便看不懂,它也帶來一個新的體驗——這本身就是當代藝術要追求的。
王春辰:今天人們應該有的一個態度是,願意看不一樣的藝術。不一定要去想很多的解釋。有時候覺得這個作品牽強,神乎其神,那可以先不進入到批評和闡釋。對於一般觀眾來説,我們可以先接受一種不同的視覺體驗。
FT中文網:沒辦法要求所有觀眾對所有藝術家産生共鳴?
王春辰:千萬不要這樣要求。別説普通觀眾,就算專業觀眾,評論家,也不會有一致的答案。這正是今日藝術矛盾性和衝突性的魅力。如果一個畫一看就懂,大美女,那就沒有什麼可闡釋的了。
FT中文網:好的,謝謝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