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孔達達:重要的不是市場份額而是文化的影響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8 11:31:17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2013年馬斯特裏赫特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最新發佈的名為《2013年TEFAF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聚焦中國與巴西市場》報告指出,曾經上升勢頭似乎無人可擋的中國藝術品與古董市場在2012年遭遇了寒流,收縮近四分之一,美國重新奪回了世界第一市場的傳統地位。

2012年全球藝術品市場佔有率前三的是:美國以33%的佔有率重回第一位(較2011年上漲4%),中國佔25%,降至第二位(下降5%),英國仍然保持第三位,佔23%(上漲4%)。

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第一次成為世界藝術品與古董市場的主力,其銷售份額猛增至全球的30%,但2012年卻遭遇戲劇性的下滑。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近三年來第一次開始減速,總銷售額為106億歐元,下降了24%,重新回落到世界第二的位置(按國際市場份額,位居美國之後)。減速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因素(受經濟增長減速和持續的流動性緊縮影響)以及市場上高品質高價格的藝術品數量的減少。另外,許多藝術基金和其他帶有投機性質的投資者也在去年減少了對藝術品市場的參與。

報告同時公佈,在全球經濟增速放慢、經濟不確定因素持續存在的環境中,2012年全球藝術品與古董市場萎縮了7%,共成交430億歐元。

其實結果並不重要,即便是看起來客觀的拍賣數據,裏面的水分又有多少呢?拍賣行往往會誇大其銷售業績以吸引更多藏家入市,2011年中國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藝術品有一半以上未結算。藝術品市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際關係運作,而藝術收藏也更多取決於個人和社會的審美取向,在藝術市場領域數據分析的參考作用遠遠低於股市、期貨等純金融市場,因此在對藝術市場進行分析時必須加入對市場的感性認識。

著名美國收藏家George Abrams,世界最知名的荷蘭繪畫收藏的擁有者、波士頓美術館理事,在今年TEFAF全球藝術品市場研討會上講道:“聽過各位藝術市場專家、經濟學家的報告,以及各種令人驚訝的統計數據的呈現,我只想説一句話,雖然各種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品市場之一,但是在TEFAF這個世界最重要的藝術品和古董博覽會上,中國人所顯示的購買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意味著在除中國藝術品以外的國際藝術品市場,中國藏家的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有資深藝術市場專家統計中國重要的西方藝術品收藏家不超過30位。”

2011年中國藝術品進出口額佔中國藝術品市場總成交額的12%(在經濟學上通常被稱為對外貿易依存度,體現市場的開放程度),而這一數據在2008年和2004年分別為22%和19%。與2012年世界藝術品市場排名第一的美國和第三位的英國相差懸殊。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基本上是以國內市場為主導的藝術品市場,在國內只有極少數的幾家拍賣行嘗試過上拍西方藝術品,大多數的中國藏家通常是在國內購買本土的古董和藝術作品,中國市場也只是中國藝術品的交易中心,遠非美國和英國這樣的國際藝術品貿易中心。

而近些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開放性似乎進一步減弱,以拍賣市場為例,2007年,中國藝術家拍賣銷售額68%在國內市場(包括香港)實現,32%的銷售額在中國以外市場産生,相對應的件數佔74%和26%。自2010年以來,超過90%的中國藝術家拍賣銷售額都在國內市場産生,分別為2010年95%、2011年91%和2012年93%,從件數上看則分別佔92%、88%和91%(數據取自artnet)。

從2007年大約1/3的中國藝術家作品銷售産生於中國以外的藝術中心如紐約、倫敦和巴黎,到2012年僅剩7%的事實可以看出,中國藏家是本國藝術品的主要收藏者,西方市場正在將前些年所購買的中國藝術品逐漸轉向中國市場進行拋售,而另一方面中國藝術家的國際性似乎也在減弱。這種現象源於由於審美和文化傳統的影響,大量的中國書畫主要收藏者只可能是中國藏家,而過高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價格降低了其對國外藝術品投資者的吸引力,前些年因炒作而飆升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價格正處於調整期,過去中國藝術家期待被國外藏家收藏,而有意迎合國外審美創作作品的局面在將來似乎有望得到改善,這對中國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來説也許是件好事。

雖然2012年處於調整期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重新將世界第一藝術品市場的位置讓給了美國,然而從2007年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規模一直位於國際藝術品市場的前三位,並在2011年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藝術品市場。但是市場份額的增加似乎並未伴隨中國文化影響力的增強。無論是從中國藏家對國際藝術品的收藏數量,還是從中國藝術家對西方社會的影響力來看,中國的文化軟實力都遠遠不及美國、英國、法國等成熟的藝術品市場,也離中國所期待的成為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的目標相距甚遠。西方藝術品商人似乎更看重中國藏家潛在的消費能力,而並非中國藝術家的創作能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