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趙力:發展畫廊是藝術品市場的根本 國際性連鎖可借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6 20:28:48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眾所週知,畫廊是藝術品市場中最具歷史傳統的交易者。畫廊的歷史嬗變,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劇烈變化,反映了社會對藝術品需求的拓展和社會審美價值的變遷。正因如此,畫廊在藝術品市場中的核心地位從未撼動。

雖然在藝術品市場內部結構中,以畫廊為核心的一級市場和以拍賣為核心的二級市場彼此競爭,但是從全球歷史經驗來看,一級市場繁榮發展是健康市場的基礎,也是市場發展的動力所在。完全依靠低買高賣商業規則支撐的二級市場,較之一級市場波動性更強,容易形成階段性的價格泡沫,並迎合市場投機情緒,反映出市場的趨利性。

如果從藝術産業的角度來看,産業發展首先需要價值創新和價值發現。西方從19世紀法國印象派開始,現代意義上的畫廊就承擔了藝術創新的價值發現者和孵化器的作用。很多新的藝術家、藝術潮流和價值趨向,都是通過畫廊的代理和展示平臺廣為週知,因此,畫廊起到了藝術“發生場”的作用,意義重大。

畫廊還是藝術創新的市場推廣者和價格實現者,通過初始和重復的市場交易,實現了價值的交換和價格生成,由此具有了市場價格標桿的意義。由於全球畫廊數量眾多,所處地域和文化環境千差萬別,經營類型和運營模式多元複雜,所以它們在藝術産業中佔比較大,畫廊行業的發展水準和産業化程度是藝術産業産業化的尺規,而在未來發展中其地位仍會越來越顯著。

近年來,國際上畫廊的發展已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

“畫廊實現了公司化治理結構,進而開始強調公司規模、市場份額和經營品牌,向大公司化發展。”

此外是國際化策略,其結果是藝術資源的國際化配置和經營方式的國際性連鎖。最後是畫廊的聚集化以及與藝術博覽會的密切度加強。聚合形式既利於畫廊的産業密集度,也有利於畫廊競爭、優勝劣汰。畫廊和藝術博覽會的關聯度加強,使得畫廊的在地聚集發展為交流交易的集合性品牌,它與城市的關係度更高,而從全球畫廊博覽會趨勢來看,藝術博覽會的節日化趨勢發展明顯。

就國內畫廊業現狀而言,畫廊數量增速較快,年增長率在20%以上。以畫廊為核心的一級市場交易規模出現同步增長,突破30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10%。畫廊的企業化發展趨勢明顯,單體經營能力增強。畫廊經營內容和方式多樣化發展,抗風險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所提高。配合政府規劃,畫廊聚集業態多點出現,其發展也從自發階段向規劃階段轉型。

但國內畫廊市場發展中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在西方相對成熟的市場中,畫廊市場和拍賣市場的交易額比例為1:1,而目前國內市場的比例為1:4;國內畫廊的企業化剛剛開始,營利效應尚未顯現,無法真正吸引社會資金流入,畫廊行業投資明顯不足;國內畫廊聚集業態剛剛起步,産業政策配套缺失,經濟效應並未彰顯;國內畫廊創新能力不足,還沒有在品牌、模式、産品線、行銷體系、宣傳推廣上,形成系統性的思考和實踐。

結合目前文化産業發展方向來看,聚集化發展應該是突破畫廊現狀的重要實踐。然而目前畫廊聚集區在規劃上往往是規劃在先,産業落地在後,因此科學論證、定位明確、發揮優勢、堅持發展就變得非常重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