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潘魯生:當代藝術需要公眾認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03 15:55:5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顧群業當代藝術館把藝術普及教育作為展覽的功能,甚至作為藝術家作品的一個形成方式,這是一個有益的探索。我想,這其中的學術意義主要在於:其一,文化市場所營造的環境,除了在空間上具有對普通民眾的開放性之外,還在於它具有吸引普通公民參與和關注共同問題的可能性。它提供了一個藝術交流空間,所以,它反映了一種接納所有普通公民的理念,以及超越社會偏見和階層界限的藝術理想。其二,由於當代藝術具有批判性和多元性,當代藝術展館也因此擔負起愉悅、啟迪或警示大眾的公共職責。獨辟新徑的文化觀念也有助於社會的發展,培育和造福民眾的文化生活。其三,由於通過個體經驗與公眾的交流,會産生有益的共鳴,最終成為公眾的共有經驗和情感的一部分,從而擴大社會群體之間或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彼此了解。其四,將藝術展館融入城市營造的常態生活之中,有利於發揮當代藝術的影響力,拓展公眾看待問題的視野和創新意識。其五,民間當代藝術館的建立,對於完善藝術評價機制、平衡藝術生態都會産生促進作用,從而鼓勵個體藝術家進行多元化探索,有利於保證藝術家的獨立性。

一切藝術的基礎都在於大眾的認同。當代藝術不僅是精英藝術,隨著社會的進步,藝術的普及,當代藝術也逐步融入社會文化之中,進而服務創意産業的發展,成為推動文化産業和文化消費的重要力量。

顧群業當代藝術館在英雄山文化市場的成立,是開先河之舉。希望濟南能夠涌現出更多的民間當代藝術展館,促進藝術走進大眾生活,讓當代藝術觀念深入民眾之中。

 

潘魯生,中國設計藝術院院長,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