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楊衛: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的喜與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21 16:04:15 | 文章來源: 楊衛的部落格

文\楊衛

        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到今年已經是舉辦兩屆了。作為一個由年輕批評家自發組織的獎項,它反映了某種批評的自覺。這在今天商業化運作愈演愈烈,幾乎完全控制藝術生産的背景下,具有價值的彰顯作用。所以,自這兩個獎項設立以來,我一直都很關注。不過,由於這兩個獎項的提名權設置了一個青年批評家的前提,而第一屆提名活動與評獎活動主要是以1974年之後出生的批評家為主,我無緣入圍,也就只好徘徊在心門之外、冷眼旁觀了。據第一屆的情況反映,有兩個焦點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第一是對青年批評家的年齡設置問題;第二是青年批評家是否有一個價值整體?第一個問題引發了什麼人可以進這個批評家之圍的討論,第二個問題則延伸出了第四代批評家的話題。我無意探討第一個問題,因為入不入圍,進不進局,那是取決於組織者的喜好,跟學術無關。況且對於青年的定義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嚴格界限,雖説也有聯合國規定,但各行各業都對其保留著彈性的餘地。所以,第一個話題實際上是一個志趣相投的圈子問題,不能放到學術的平臺上來公開討論。不過,第二個問題卻很重要,因為這涉及到當代藝術的人文價值,如果説第四代批評家能夠既成事實,那麼中國當代藝術也必然會迎來它的第四次浪潮。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理論與實踐相相合,從來都是歷史發展的驅動力,第四代也不例外。

我看過一些關於第四代批評家的討論,總的感覺是自我闡釋比較多,傾向於文本,而對藝術作品較少介入。這可能正是所謂第四代批評家的群體特徵,因為這批人大都有著深厚的學院背景,基本上都是按照學院的程式成長起來。所以,社會的現場感不強,尤其缺乏跟藝術家之間的生命互動。當然,批評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都是近距離觀察,也可以遠望,進行宏觀的理論梳理。但不論是哪種批評方式,都必須要與時代契合,關乎到人的痛癢。否則,就是封門造車、自話自話了。過去的藝術批評,之所以能夠形成幾代人的格局,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對藝術實踐的影響,呈現了不同時代的精神特徵。無論是“85”,還是“後89”,批評家都是作為一種價值的輸入者,參透其中,與藝術家同甘苦共患難,一起拓展了藝術的想像與人文的思想空間。所以,時過境遷以後我們回顧當年,總是能夠從一些極具代表性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思潮下面發現批評家的身影,看到他們的思想內涵與生命質感。説到這裡,我又想起了魯迅當年對他恩師章太炎的評價,魯迅認為章太炎後來步入迷林,落入暮色,主要是因為他成了“退居於寧靜的學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別人所幫造的墻,和時代隔絕了。”(魯迅《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這是魯迅當年為自己與他恩師之間劃出的警戒線。我想,中國當代藝術如果要呈現出第四代批評家,大概也應該先要有魯迅這樣的警惕,而不是急於告別過去,跟過去的批評家劃清界限。

當然,我説這些,對於比我年輕的批評家來説,可能還是有些巧婦難為。畢竟時代不同了,語境也發生了變化,那種思潮跌蕩、風起雲甬的年代,恐怕是一去不復返了。在今天這樣一個物質先行、商業為主導的經濟社會,人們早已被利益所分割,再想共創理想,與藝術家一起並肩作戰已經是難上加難。但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批評能夠對社會有所干預,能夠對藝術的生産起到良性的促進作用。正是抱著這樣一個目的,我才對金棕櫚和金酸梅這兩個由青年批評家自發組織的獎巧産生了興趣。承蒙組委會厚愛,在第二屆評獎活動展開之際把我也拉了進去,讓我參與這個過程,從而對整個評獎有了更深的了解。總的來説,金棕櫚和金酸梅的評獎作為批評家自己組織的活動,還是充分體現了批評家各自為陣的意圖,就民主而言有著很強的示範作用。不過,評獎不是評議民主,民主只是公信力的保障,而不是一個藝術獎項的結果。藝術獎項的出爐,是考量一個藝術家的創造能力,以及對社會産生的文化影響,具有時代精神與審美的示範意義。就這方面而言,需要評委們有著共同的價值基礎,意見相對要集中。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似乎缺乏這樣的基礎,首先是提名過於分散,再者就是意見相左,以至於導致有人同時獲得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雖然這個結果早就在我意料之中,但我還是覺得這已經失去了評獎的意義。難怪會有人質疑其背後可能帶有某種暗箱操作。因為評獎是對一個藝術家的價值肯定,褒貶不一、模棱兩可只會混淆視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評獎只是造成某種新聞事件的噱頭。就這點而言,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顯然缺乏應有的準備,組織結構過於分散,提名也沒有一個預設的門檻。一個藝術家是在什麼範圍被提名?要有一些前提條件,如果沒有這樣一些條件約束,那就只能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滿世界開花了。金棕櫚獎還好,因為是評最好的作品,其作品必然會有廣泛影響,為眾人所知,那麼金酸莓呢?作為一個最差的獎項,在今天藝術家多於牛毛的年代,誰又能保證浮在水面的某人之作品不比另一個沉在水底的藝術家更差呢?

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原本是電影界的一種褒貶方式,帶有很強的娛樂特徵。將這兩個獎項挪用到當代藝術領域,不是不可以,但要謹慎。因為評獎活動不僅僅只是評定藝術家的作品,也同時會顯示評委們的水準。其實,群眾的眼睛是血亮的,任何一個獎項的設立都躲不過群眾的監察。中國當代藝術的金棕櫚獎和金酸梅獎也是一樣,如果是體現民主,那就要敞開大門,廣泛發動群眾;如果是體現評委水準,那就要率先垂范,事先做好自我篩選。總之,要先立規矩,後謀發展。因為這不僅涉及到年輕一代批評家的判斷能力,也涉及到如何承擔歷史,如果制定方圓的行動能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