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葉朗 :格調低的不能出現在國家舞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9 11:53:22 |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報
葉朗,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中心主任
 


在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中心主任葉朗教授面前,擺著一摞摞列印出來的A4紙,這是他的博士生在網際網路上蒐集的關於美學的最新言論。採訪過程中,葉朗教授會時不時拿起一份作出評論——“這個觀點我很贊同”,“這不很妥當”……儘管不上網,這位72歲的美學家,依然對網路話題和現實保持關注。

這種關注也體現在8月13日剛剛閉幕的世界美學大會上。這屆首次在中國召開但規模空前的美學大會,讓淡出公眾視野多年的美學和美學家,再次吸引了公眾的注意。

“這些年美學一直在沉靜地發展,絕不是網上説的‘被邊緣化’。”作為會議主持人,葉教授説,現在已經有些美學家站出來,對當代文化中的問題發表意見,這是好現象,“因為美學要回應時代的呼聲——當物質的和功利的要求佔據統治地位時,我們需要拯救精神。”

我們社會現在很缺藝術批評

中國青年報:請您介紹一下這次美學大會。

葉朗:這次美學大會是世界美學大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我們正式註冊的會員大概有800人,其中外國會員300多人,國內400多人。如果加上旁聽的200多人,就超過1000人了。不限制人數的話,還會更多。作為國際學術會議,這樣的規模是空前的。我看到有媒體報道説“世界的大會,寂寞的美學”。他沒到會場,怎麼知道寂寞還是熱鬧的呢?

中國有那麼多人關注美學,這讓很多外國學者很驚訝。在西方,美學是哲學下面的分支學科,學術性特別強,讀者面很小。但中國不一樣,我們歷史上還出現過“美學熱”。這是中國美學不同於外國美學很重要的地方。

中國青年報:“寂寞”之説,是與上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比較而言。

葉朗: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了“文化熱”,其中包括“美學熱”。那時“文革”結束整個民族都在反思,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想尋找對一些問題的解答,於是拼命地去讀哲學書、美學書。湯一介先生當時辦了一個關於中西比較文學的函授班,學術性很強,結果全國有一萬多人報名。湯先生請我到西安為函授班學生講課時,很多工廠裏的工人請假自費從陜西各地跑來聽,因為他們關心文化,這和當時整個社會的思想解放浪潮有關,與人性論、人道主義聯繫在一起。

中國青年報:後來呢?

葉朗:到了90年代,鄧小平南巡談話後,很多年輕人下海經商,“文化熱”消退,“美學熱”也就消退了,美學研究進入一個沉靜時期。有人認為美學被“邊緣化”了,我認為説這話的人不太了解情況。“美學熱”是在一個特定社會背景下出現的現象,並非美學理論本身發展的規律。恰恰是沉靜之後,美學工作者開始深入做理論研究,這對美學發展是有利的。

美學是學術性很強的,不一定直接跟社會現實問題掛鉤,而是在基礎理論層面,發揮長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一般人看不到。過去經常有人批評説,“脫離實際,都在概念裏打圈子。”可哲學和美學研究是理論思維,不能脫離概念體系。

中國青年報:我們感覺,美學這些年確實在淡出公眾視野,大家也不知道美學領域有什麼研究成果了。

葉朗:當下社會傾向是功利的、物質的、技術的東西佔絕對統治地位,精神層面被忽視了。美學近些年確實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裏。我覺得,美學工作者在基礎理論研究上要靜下心來做,不要追求表面熱鬧。其實現在美學學術這塊,真能坐下來做學問的人不是很多。基本理論的研究確實很難,也沒有轟動效應。

另一方面,美學和社會現實也有密切關係,比如我們當前的藝術教育、藝術思潮、藝術批評等內容。有些美學家也會出來對這些問題直接發言,我覺得這很好。我們社會現在很缺藝術批評,確實要有意識地推動一下。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