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段煉:圖像的墮落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28 10:49:46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批評家網

三 、墮落的讀圖時代

關於思想性,希臘哲學、老莊孔孟、倫理道德、馬恩列斯,皆是,但並不局限于這些。時事政治是思想,和平環保也是思想,藝術理論是思想,批評方法仍是思想。藝術家以思想性見長的不少,例如後現代以來的觀念藝術家。

美國有一位與裏希特相近的觀念主義具象畫家——馬克·坦西(Mark Tansey,1948年生)。美國當代著名藝術批評家阿瑟·丹托以及權威的《藝術新聞》月刊,曾將馬克·坦西評為20世紀在世的十大藝術家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馬克·坦西就被介紹到中國,國內的一些著名具象寫實畫家,甚至到紐約去拜訪他,去參觀他的畫室。但是,儘管同是具象畫家、同是觀念主義畫家、同是當今西方的著名畫家、同是藝術市場上的佼佼者,為什麼馬克·坦西在中國幾無影響,而裏希特卻模倣者眾?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中國讀圖時代的文化語境。裏希特是一個圖式製造者,他的圖像易於理解和倣造,易於抽象出圖式。雖然他有思想,但在他的繪畫中,製造圖像的技法遠比圖像所負載的思想更搶眼,至少,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家們來説是這樣。馬克·坦西正好相反,他不是一個圖式製造者,從他繪製的圖像中,難以抽象出圖式。他繪製圖像的目的,是為了負載思想,也就是他反思藝術史和藝術理論的思想。馬克·坦西的藝術特點是,如果看畫者不了解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理論,便看不懂他的畫,便無法洞悉他的具象繪畫為什麼是觀念的。有人以為馬克·坦西的繪畫,是理論的插圖,具有反諷性。的確,馬克·坦西原本就是給報紙雜誌作插圖的畫家,但後來他超越了簡單的插圖,而以對藝術理論和藝術史的質疑、以對公認觀點的挑戰而獲得了思想的獨立,終成具有思想性觀念藝術大家。中國的藝術批評家們和理論家們,應該看得懂馬克·坦西,但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們,尤其是那些只想製造圖像而不願讀書不願思考的藝術家們,卻不一定看得懂。實際上,在圖像轉向後的讀圖時代,中國當代藝術家們已經不願再用腦子去思考,不願費力解讀馬克·坦西那樣的圖像,他們只願意去看那些不需要費心解讀的簡單易懂的圖像,如像少兒看圖識字。

接受過嚴格寫實訓練的畫家中,有些人心不靈手很巧,裏希特適合他們不用心只用手的繪畫方式,而馬克·坦西卻使他們無所適從。商業時代的畫家們沒有必要動腦子,他們在機械的流水線上只需按照模式來操作圖像的批量生産。採用短平快原則來製造圖像的藝術家,當然會去模倣簡單易學的裏希特,而絕不會去鑽研學究氣濃厚的馬克·坦西。換言之,具有理論素養和思想性的馬克·坦西,在商業社會中,絕不會引起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興趣,而被片面理解、片面接受的裏希特,則必然走紅于放棄思想、注重圖像複製的今日中國美術界。

雖然裏希特與馬克·坦西都是具象繪畫,都是觀念主義,而且幾乎是在同時被介紹到中國,但前者以外在的視覺圖像及其製作技術來吸引眼球,滿足了國人一百多年來看重技術的務實願望,使我們的畫家們可以不用腦子,可以片面理解、片面接受,因而成為拿來主義的對象。這樣説來,裏希特的模倣者們一點兒也不當代,他們只是寫實主義的變相延續;相反,馬克·坦西以內在的哲學思辨為主,雖從事具象繪畫,但他超越了外在的視覺圖像,他的圖像所負載的理論和思想,使那些不用腦子的藝術家們感到困惑、感到難以理解,更難模倣。也就是説,馬克·坦西是無法拿來的,若要學習他,就必須研究藝術哲學、藝術史和批評理論,並進行獨立思考和獨立的藝術創造,這當中沒有批量生産的可能性。顯然,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聰明的中國藝術家是絕不會去做的。

要而言之,裏希特的圖像,容易讓模倣者從中摸索出圖式,有利於批量生産,而馬克·坦西的圖像,卻因理論和思想觀念而幾乎沒有圖式可言,使人無從模倣。這樣,對於圖像轉向之後和讀圖時代的中國文盲式藝術家們而言,片面模倣裏希特便是歷史的必然,而不懂馬克·坦西也是歷史的必然。

面對上述這一切,我們當然不必杞人憂天。只不過,當圖像淪為圖式,當藝術家們只能依賴圖式去批量生産沒有思想的圖像,當藝術創造變成工業技術而失去了個體思想和原創性的時候,我不得不説,我們的文化墮落了。

   上一頁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