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清代帖學四大家作品成價值洼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8 16:27:30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梁同書-《橘香閣》鏡心

文/本刊記者 楊艷麗

縱觀這幾年的書法拍賣市場,明代中期的沈周、文徵明一年比一年火;明清之交的王鐸、傅山更是如日中天;清代晚期的何紹基、沈增植,民國的吳昌碩、康有為也是不甘寂寞,相比之下,作為清代盛期的書家表現似乎略顯平淡,拍賣場的熱度在此年份似乎出現了“斷片兒”。究竟誰能堪當大任,接過拍場的大旗並成為下一個“標王”呢?

顯然,有著“清代帖學四大家”之稱的劉墉、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四人一直默默地鎮守著這一領域。

清代帖學四大家作品價位現狀

清代書法以帖、碑為兩大宗,前期以帖學為主,中後期以帖碑融合為主,帖學一脈首推劉墉、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四人。

資深書畫收藏家高健祥談到:“目前就明、清兩朝而言,在市場上所能見到的以及作品有一定存世量的代表性書法家總共就那麼20-30人,也就是拍賣行和藏家普遍追捧的‘硬通貨’:明代中期四人: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明代晚期四人:王鐸、傅山、董其昌、張瑞圖;清代早期帖學四人:劉墉、梁同書、翁方綱、王文治;清代中期碑學盛行,以楷、隸、篆為主有四人:鄭簠、伊秉綬、鄧石如、吳昌碩;清代晚期以行草、行楷為主有四人:何紹基、趙之謙、沈增植、康有為。可以説,這二十幾個人撐起了明清兩代的書法市場。

作為帖學在清代的余脈與是正脈傳人,劉、王、翁、梁四人的作品均價完全應該達到30萬/每平尺以上,也就是接近王鐸、傅山的作品的價位。但目前市場上除劉墉、王文治差強人意外,其餘二人都處於偏低的檔位,無著錄的普通作品在3-5萬元/每平尺,較精的作品在5-10萬元/每平尺左右。劉墉作品的火爆主要是因為隨著近些年古代題材影片的宣傳,使他‘宰相劉羅鍋’的身份深入人心,身價帶動行市,各個拍賣行也都在大力挖掘,而王文治的作品更為雅氣,作品偏稀少,價位也還可以。其實,翁方綱官居內閣大學士,也是一品大員,又是大鑒賞家,價位一直不夠理想。梁同書就更低迷了。因此,市場潛力還是蠻大的。”

2013年秋拍劉墉作品拍賣價格前三位:

行書立軸 189x88cm 5,750,000元 2013-06-03 北京保利

《風月堂詩話》行書立軸 193x95.5cm 2,587,500元  2013-12-03 北京匡時

行書五言聯 148x29.5cmx2 1,150,000元  2013-12-03 北京匡時

2013年王文治作品拍賣價格前三位:

行楷祝壽序 立軸十二屏 197.3x48cmx12 1,829,520元 2013-05-27 香港佳士得

行書冊頁十八開 34.5x48cmx18 862,500元  2013-06-28 北京九歌

行書八言對聯 172x33cmx2 575,000元  2013-12-23 上海榮寶齋

書法市場賣得還是“名氣”

收藏家蔣維國認為:“其實老百姓對書法的喜愛已經較前些年好多了,這是好的信號。但迷信名氣的問題始終改不了,畫家書法總是比書法家的貴。就書法成就而言,明代的祝允明要比沈周強很多,黃道周肯定也比石濤強得多,清代的伊秉綬比鄭板橋、金農強得多,但後者的價位普遍高於前者。劉、王、翁、梁在當時的名氣相當於‘四王’,別説跟‘四王’的畫相比,就是他們的書法或許都趕不上。

當然,低有低的原因。一方面,王文治的作品特別是精品存世量小;另一方面,有些人認為王文治中晚年受南宋張即之的影響,線條趨於流滑,遂入輕佻,但本質原因依然是王文治的名氣不及劉墉大所致。

翁方綱原本是可以比肩劉墉的,翁方綱首先是書法家,但他鑒賞家的頭銜已經蓋過了書法家的名氣,很多流傳有序的作品上幾乎都有‘覃谿’、‘蘇齋’的鑒藏印,特別是金石拓片一類。他的詩也有很強的考據味,不是老百姓喜歡的內容,顯得詰屈聱牙。他的很多大立軸是由小行書堆起來的,很多人覺得不如王鐸、傅山等人的作品大氣,這些都會影響到他作品的價位。近些年,隨著藏家對翁方綱作品了解的逐漸深入,價格已經有了一定的改觀。

梁同書的書法跟王文治基本上屬於一路,都是師承董其昌,風格面貌不夠突出。在清代,自康熙帝推崇董其昌以來,很多書法家都爭先模倣董其昌,甚至在野的八大山人、惲向等人都受其影響,顯然既無高爵位,又無門人弟子的梁同書被埋沒了,但梁氏的功力很深,大字小字寫得都很好。”

2013、2014年翁方綱作品拍賣價格前三位:

行書七言聯 172.3x35.5cmx2 1,058,000元 2013-11-17 中國嘉德

《慎思》橫額鏡心 40x115cm 862,500元  2014-01-05 北京長風

行書《斜街行》立軸 134x31cm 805,000元  2013-12-06 北京翰海

2013年梁同書作品拍賣價格前三位:

行書《橘香閣》鏡心 46x134cm 322,000元 2013-11-19 中國嘉德行書

《唐孺人傳》八開 34.5x28cmx8 310,500元  2013-07-14 西泠拍賣

行書八言對聯 171.5x30cmx2 299,000元  2013-12-23 上海榮寶齋

劉、梁、王、翁四大家作品收藏指南:

收藏家蔣維國進一步談了收藏清四家作品應該注意的問題:“清代乾隆時期有一種説法——‘濃墨宰相,淡墨探花’,就是説劉墉喜用濃墨,王文治喜用淡墨。還有一種説法,稱劉墉的字為‘墨豬’,是不喜歡劉墉字的人對他的一種批評。很多造假者只注意到劉墉書法的濃黑,不知他字法的骨氣,造出來都是軟塌塌、圓乎乎的一團。特別是劉墉的轉筆和收筆值得注意:轉筆處往往外邊緣是圓的,內角是偏方的,相類似的還有八大山人的字,很見精神;收筆處圓轉含蓄,但還是可以看出收筆的方向與筆勢的延伸。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乾隆帝與劉墉關係很好,乾隆也喜歡劉墉的字,賞賜給他很多御用宣紙和庫絹,劉墉本人對紙的要求也很高,很喜歡用清代內務府的御用雲龍紙,很多造假者在材料這一塊就能暴露出問題。

王文治喜用長鋒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很多造假者將作品托裱時洗掉一層,追求王文治的淡墨氣,洗過之後,筆墨沒有層次,往往難見精神。王文治的書法受笪重光和董其昌的影響很大,與董其昌相比線條略顯扁片兒,起收筆與折筆顯得鋒芒畢露,但整體依然柔潤。贗品的線條往往枯硬如樹槎一般,值得注意。”

市場常見題材的價位評定

四條通屏和對聯一直是市場上最被追捧的形式,經久不衰。四條屏不僅在於平尺數大,更在於書寫難度大,能夠盡顯書家的綜合能力;對聯的實用性最強,便於書齋懸挂。

近些年,以手卷形式出現的臨摹前代書法家的作品價位持續攀升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臨書往往是多開冊頁或長卷;第二,臨書往往寄託了臨書者對前代大家的敬仰,更為筆精墨妙;第三,臨書的存世量相對較小。像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八大山人、王鐸、何紹基,民國的吳昌碩、沈尹默、啟功都喜歡臨摹,且善於臨摹,這一部分作品作品普遍價位偏高。以手卷形式為主的詩稿也是不斷升溫,一方面因為手卷為古代文人展玩的最常見形式;另一方面還在於書法家完成手卷後很喜歡請摯友騷客為自己的作品題跋,無形中加大了作品的含金量。

隨著收藏者整體眼光的提升與拍賣行的精耕細作,冊頁文論、詩稿的價位也在近些年持續走高。一方面由於這些作品對於研究書法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另一方面也因為存世量不大,書寫內容的重復概率很低,極少有敷衍應付的作品,而且,造假難度較大,因此很受藏家青睞。

橫幅在近些年也是十分走俏,特別是佛教題材和勵志類型題材,即使是片紙只字也可以出現高價,如劉墉的“究竟堅固”、王文治的“雲起樓”、梁同書的“橘香閣”、翁方綱的“慎思”等都達到了幾十萬。而對於善於創作的橫披的幾大家的作品更是很世人所追捧,如伊秉綬的“昨葉書堂”、“仲軒”、“退一步齋”、“喆匠持衡”,弘一的“安本分,學吃虧”、“世間虛妄樂”、“南無阿彌陀佛”、“圓緣齋”、“老實唸佛”,吳昌碩的“活潑潑地”、“悃愊無華”;鄧散木的“阿彌陀佛”;孫文的“博愛”;于右任的“堅忍”,啟功的“敬佛”等,這些走俏的作品或是作為藏家的處世箴言,或作為藏家個人的齋號。很多都可以達到一百萬至幾百萬的價位。相對而言,多人合冊呈兩極分化的局面。若合冊者水準接近,相得益彰,往往能創造高價,而水準參差不齊者,往往價位低廉。普通立軸已經由原來的“一家獨大”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這一板塊也是贗品造假的重災區,精品依然高價,但普通作品很難創作理想價位。

合作作品值得關注

劉、王、翁、梁四人在康乾時期名聲顯赫,市場上常出現其中的兩人至四人的合作之作,尤其以扇面居多,很多當時及後來的愛好者將四人的扇面或冊頁蒐集起來合裝一冊,由於目前扇面市場的整體低迷,所以他們的整體價位也偏低,很適合初入行的藏家投資。但這種合集往往是後人蒐集拼裝,著錄不多,也是價格始終起不來的重要原因。如果扇面藏品能做到流傳有序,其市場潛力是十分樂觀的。

與劉、王、翁三人作品的相對高價相比,同為“清四家”的梁同書作品更具有升值的可能性。書畫市場的走勢猶如伐樹,百年大樹伐盡就要砍小樹,一波帶動一波。我們有理由相信,劉、梁、王、翁四人作品的價位終有一天會接近王鐸、傅山,顯然,而梁同書或許會成為最大的價值洼地。我們拭目以待。

下一頁2014,藝術圈“馬”上有啥?上一頁現當代陶瓷 投資收藏正當時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十三期
· 藝術品基金難退市 神奇終破滅
· 國家藝術基金能否成為“救市主”
· 芙蓉塘外墨雲濕
· 2014:畫廊能否收復舊土
· 現當代陶瓷 投資收藏正當時
· 清代帖學四大家作品成價值洼地
· 2014,藝術圈“馬”上有啥?
· 《功甫帖》引發爭議:古代書畫鑒定究竟應該聽誰的?
· 2014,中國策展人如何帶更多藝術家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