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埃爾文·羅斯與古根海姆基金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24 09:12:21 | 出版社: 《收藏·拍賣》

文陸一楠

埃爾文·羅斯 姬東攝影

埃爾文·羅斯(Alvin E. Roth),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由於在博弈論、市場設計和實驗經濟學領域都曾作出重大貢獻,榮獲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收藏·拍賣》在其訪華期間,成為獨家與他對話的藝術媒體。羅斯教授不僅是美國傑出年輕教授獎—斯隆獎的獲得者,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和美國計量經濟學學會成員。同時他還是美國最為重要的基金會——古根海姆基金會會士之一。從他與古根海姆基金會的交往中,也讓我們對這個影響美國乃至全世界的著名基金會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數學天才的藝術歷程

1951年12月19日,羅斯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一個普通猶太人家庭,父母雙親都是高中老師。與眾多影響世界的天才都有過退學與輟學經歷一樣,羅斯也曾是一位輟學生。1960年代末,羅斯在紐約市皇后區讀到高三時,他決定退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羅斯解釋道:“我那時缺乏動力。”退學後的羅斯一直都在哥倫比亞大學讀一個工程類的週末班。一位教授驚奇地發現了這位數學天才,於是找羅斯鄭重地談了一次話,建議他申請上大學。

因此這位退學生在高中尚未畢業的情況下進入大學學習。1971年,年僅20歲的羅斯在半路出家的情況下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學士學位,隨後他赴斯坦福大學攻讀研究生,並於1973年獲得運籌學碩士學位。1974年,也就是在獲得運籌學碩士學位僅僅一年後,23歲的羅斯獲得了斯坦福大學運籌學博士學位。在大學求學期間,這位數學天才開始接觸、學習攝影,他鍾情于寫實攝影。在那個小小的暗房裏,年輕的羅斯見證了光與影的變化。羅斯認為,起初人們認為黑白攝影才是永恒的藝術,但隨著現代科技大大地改變了人們對攝影的認知,現在彩色攝影也是屬於藝術的一個門類。雖然最後他並沒有在攝影這條路上走得太遠,但是他卻很享受這段藝術之旅。因為他覺得,藝術是一面從側面顯示經濟學的鏡子。正如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當代凱恩斯主義集大成者薩繆爾森所説:“理性將永遠無法理解心靈所把握的理由。然而經濟學,介於科學和藝術之間,卻能把依據于證據的理性和來自於心靈的目的很好地結合起來。”

古根海姆基金會的幫助

1982年羅斯開始了匹配模型和議價理論的研究。1982年發表了讓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可持續發展和鼓勵性理論。1983年他從事實驗性研究包括議價理論,同時間開始嘗試匹配模型。而在這時,他獲得了古根海姆基金會頒發的學術獎。

成立於1925年的古根海姆基金會,是美國最為重要的基金會之一,所頒發的研究基金歷來被認為是美國文化藝術界和學術界榮譽極高的獎項。獎項分為文學藝術創作、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數個門類。古根海姆基金會評獎的標準是根據申請人以往的學術成就和所提交的研究項目的潛在文化學術意義,對申請人進行無償資助。埃爾文·羅斯告訴《收藏·拍賣》,當年他就是給古根海姆基金會遞交關於兩年內將從事的研究計劃申請資助,基金會委員會考慮是否符合學術標準,若通過就可以拿到資助從事這些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並不是只為古根海姆基金會服務,而是可以給予社會及學界去參考運用的。 而1983年,埃爾文·羅斯在收得古根海姆基金會的贊助後,買了兩台當時尚未普及的電腦終端設備。他把一台電腦放在辦公室,另一台放在家中。雖然那時的設備比較原始,但可以更好地幫助羅斯進行研究。同時羅斯當時所在的匹茲堡大學很高興他獲得了古根漢姆基金會的獎金,因此學校讓他開課教書,並提供機會讓他進行研究,為其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羅斯表示,儘管古根海姆基金會每個門類的評比是分開的,但是基金會每年發行一本宣佈年度獲獎者的小冊子。書中會有一段短文會介紹每位獲獎者的成就。如今他和妻子在去聽音樂會或者到畫廊裏參觀時,會留意哪個藝術家曾出現在資助名單上。這樣讓他們覺得很親切,好像他們是同事一樣。

1  2  


下一頁雜誌簡介上一頁《收藏·拍賣》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拍賣》第1306期
· 畫廊經營有“秘訣”嗎?
· 北歐當代藝術的橋梁
· 折芳馨兮遺所思 ——可園張敬修、張嘉謨水墨蘭情結
· 關於焦山鼎銘的一段學林公案
· 埃爾文·羅斯與古根海姆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