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細雨飛》-紙本水墨--23CMx23.7CM-2001年 黃胄《王同仁畫冊序言》(節選) 王同仁幼年曾隨我學畫。當時只有15、6歲,是個不大講話,很有心計的少年。我帶他在蘭州雁灘和街頭畫速寫。以後他到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求學。196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並留校執教。在3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潛心學習、虛心求教、博採諸家,不斷探索、創新。每次見面使人感到他的作品獨有新意,但他不盲目追求模擬現代派畫家和西方流派,而是努力學習,借鑒傳統藝術,追求現實生活的感受,逐漸形成自己的表現技法和風格,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畫家。 一九八八年六月 范曾《恒變不居》(節選) 1957年我入美院讀美術史係,越明年,轉中國畫係。同仁高我一班,應稱學兄。知其從學黃胄,明師高徒,信為不虛。 同仁質樸其外、高華其內;冰清其性、烈焰其情,具有大藝術家不可或缺之素質。而為人又篤厚誠摯,自少及長,自長及老,凡生活中瑣碎事、麻煩事、勞而無功事、無名無利事皆加諸其身。彼毫無怨懟,欣然而往,此種情狀,令我不平,而同仁唯憨笑而已。 他又是一位敏于所感、情至筆隨的天才。1995年他來巴黎,一日攜數十百張水墨畫至我鄉間別墅,令我瞠目久之。所畫為希臘、羅馬石刻,為非洲黑人木雕,為獅虎象豹之類、怪獸異禽之屬。且皆畫于極為粗糙的糊墻紙上,用筆跌宕奇妙。從藝半世,未見有畫家如此想、如此畫。始而以為荒誕,繼而為之激賞,最後剩下欽佩。欽佩其童心未泯、欽佩其不鶩名利,驚嘆他具有一雙善於發現“真”的眼睛,一支欣于表現“善”的畫筆。偽惡者必醜,同仁本能拒絕,真善者必美,同仁則趨之不及。同仁之成功,蓋源此心靈素質。 《瑪曲牧民》-(局部)紙本水墨--19832年 某日于同仁家中,忽抱來一大捆巨作,室小畫大,唯有鋪地觀賞,再一次令我結舌久之。畫面施以濃、焦、枯墨,所畫為甘藏人物,為晨曦黃昏、為荒原野草、為耕牛駱駝。印像是蒼莽、豪縱、姿肆,《莊子》所謂“深閎而肆”者也。其中亦偶有碧眼黃髮之洋人、深皺皓髯之老翁。其筆力之深雄渾厚,足可以令怯懦者振而起、令狂驕者愧而戰栗。杜工部“語不驚人死不休”,同仁是其儔焉。唯見線條如屈鐵、如古藤,刻入縑素,力可扛鼎。初亦以為離譜,繼之為肯定,最後只有拜服。“奇音在爨,庸聽驚其妙響”,自以為識見不凡而“庸聽”如我,對王同仁必欲自立門戶、不寄前賢時彥籬下的不斷探索,實在至為欣賞。 王同仁藝術道路略類高低欄之障礙賽,必自設阻隔而飛躍之,一而再之,再而三之,至今不以標榜風格為目標,而以隨心所欲為愜意,恒變不居,以六十歲之翁時有異想天開。非天賦穎異、笑傲一世之豪傑不敢以藝術生命作此孤注一擲之遠遊。同仁以為遠遊之目標既定,則可捨棄一切為世人所賞而早已為己鄙棄者。在美的領域,藝術家應是“來吾導夫先路”的開拓者,而不是俯就時俗,甚至擠眉弄眼之輩。這就是同仁的抱負、同仁的尊嚴之所在。 希臘古哲赫拉克利特有雲:“人不能兩次跨進同一條河流”。同仁深感目下畫界惰性之可惡:不只反覆跨進自己的一條河,踟躕不前,更可笑的是不斷跨進別人的河裏,還以為發現了什麼東西,張揚之、鼓吹之,成為滑稽的公眾人物。在這一點上王同仁經常用“知恥近勇”來勉策自己,決不肯做一個從俗沉浮的“知名”畫家。 看王同仁的風發才情,似“生而知之”者;看他跋山涉水,刻苦自勵,又似“困而知之”者。總之,天才加勤奮,造就了王同仁。“博學之”,言其勤奮也;“謹問之”,言其謙和也;“慎思之”,言其求索也;“明辨之”,言其敏悟也;“篤行之”,言其質實也。有了這樣的品格,同仁兄的藝術天地必然廣闊,他精於國畫,兼通油畫、版畫、水彩;他是畫家,又擅長于籀篆行草。“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這就是同仁的本領。僅借《中庸》篇以概述其身,並總結此文。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育子圖》-紙本水墨--98CMx186CM-199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