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赴後繼的“北漂”大軍 在1995年圓明園畫家村被迫解散之後,北京又陸續出現了數個藝術家聚集區,從東村、宋莊、費家村到草場地、798,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踏上了屬於他們的“北漂”之旅。雖然在今天,很多當初的畫家村已經消失不見,更為年輕的藝術家也不再局限于在藝術區生活與創作,但源自圓明園時期藝術家的“北漂”夢卻依舊在繼續著。 2005年,國內當代藝術的突然爆發讓很多人驚嘆不已。藝術品市場化的進程在一瞬間摧毀了很多人對於當代藝術的認知,一件作品從無人問津到天價購買被無數人看做是泡沫滿天飛,但泡沫的橫行也同時摧毀了很多本就不甚強大的小心臟。瘋狂,是很多人對於當代藝術市場爆發初期的基本感受。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被捧為明日之星,展覽、訂單應接不暇,創作成為機械的複製,市場成為評判作品價值的唯一標準,甚至一些還沒有畢業的美院學生也捲入到這一狂潮當中。那是因為一些美院教授是那些懵懂少年效倣的對象,上行下效,他們的熱衷參與在某種程度上促成這些學生的狂熱。安心創作已不可能,跟著市場的大潮走吧,弄潮兒是一個多麼具有誘惑力的稱謂啊!然而,好景不長,藝術市場的瘋狂最終在金融危機面前被打得支離破碎。大浪淘沙之後,泡沫被留在了沙灘上,空留下一個美麗卻又毫無內在的軀殼。 藝術品終究是無法與市場割裂的,而在兩者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之中,藝術市場為藝術品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作為回報,藝術品也為市場帶來了足夠的關注,當然,利益作為紐帶,一直就未曾離開。 當代藝術在市場領域的繁榮所吸引的不僅是資本,還有那些懷揣“名利慾望”的追夢人。畫畫或者藝術創作在今天還能成為多少藝術家的夢想?這是一個疑問。今天的藝術界已經進化得足夠完善,有核心的圈子,有統一的價值觀,有明規則也有潛規則,有方法(理論)也有辦法(行動)。在這一整套完整的體系當中,金字塔頂端的人群掌握了足夠多的資源,從而成為這個圈子裏的話語權掌控者。 年輕藝術家作為後輩自然要從頭做起。本分做人,老實做事,拜碼頭講師承,進京“北漂”如同當年的“趕考”一般,被看做是個快速出人頭地的捷徑。雖説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勞而獲也是我們所摒棄的陋習,但不得不承認,“北漂”的確是一條康莊大道,至少在很多年輕人眼中是這樣的。 資源集中,“北漂”之路勢在必行 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教育、文化以及宣傳中心,其擁有的各種資源顯然是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雖然我們仍舊習慣性的將北京、上海、廣州視為國內藝術領域的一線城市,但不管是從藝術機構的生存率還是藝術品拍賣所佔比重,以及藝術創作群體的數量,上海、廣州都與北京有著很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在藝術領域所導致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北漂”群體的不斷增多。在不斷壯大的“北漂”群體當中,被視做“八九點鐘的太陽”的年輕人自然不甘落後,紛紛踏上各自“北漂”的尋夢之旅。 現代主義看巴黎,後現代藝術在紐約,而在當代藝術領域,北京無疑是世界範圍內最為重要的城市。據不完全統計,北京擁有國內80%以上的藝術資源,這其中包括了藝術機構、藝術品拍賣公司、畫廊博覽會、藝術區以及最為龐大的藝術創作群體。過於集中的資源雖然能夠為夢想的實現提供足夠的機會,但同樣也會帶來更為殘酷的競爭。應對殘酷的競爭需要很多,智慧、才華、意志、交際甚至是體力都將決定你能否在看上去很美的“北漂”路上走得更遠。 當代藝術市場的繁榮為年輕藝術家塑造了無數個可供參考的標榜。明星級藝術家大受追捧,甚至被無限制的誇大,拍賣市場中動輒百萬千萬的藝術作品,更是為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點燃了心中熊熊的烈火,讓他們前赴後繼地涌入到市場的懷抱之中。 與最早一批的“北漂”藝術家不同,現在的年輕藝術家“北漂”已經如同當年的出國“鍍金”一樣,即便在轟轟烈烈的“北漂”生涯中被淘汰下來,依舊可以擁有足夠炫耀的資本衣錦還鄉。與那些淘汰者不同,留守不一定就意味著成功,但至少在這些人心中,留下即為成功的開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寧願抱著終有一日會成功的信念而枯等多年,也不願放棄顛沛流離的“北漂”生活。不過近兩年,國內尤其是北京地區涌現出了多個關於年輕藝術家的扶持和推廣計劃,諸如“青年藝術100”和“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而且此類藝術項目向來以“大且全”為基本運作方向,即從眾多年輕藝術家當中挑選出數以百計優秀的有潛力的進行集體運作。例如“青年藝術100”項目就在去年為120余位來自海內外的年輕藝術家舉辦了數場藝術展覽活動,並將在今年的3月15日結束2013年“青年藝術100”項目的藝術家報名工作。據項目工作人員介紹,截止到本月1日,“青年藝術100”已經接到了近400位藝術家的報名資料,而在報名截止日期前的一個星期,將迎來藝術家報名的最高峰。據悉,本次的“青年藝術100”仍將保留100位藝術家的參展主體,但最終的具體人數還將視報名藝術家的人數和品質來決定。 與“青年藝術100”不同,由德美藝嘉推出的“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則更為強調對年輕藝術家的長期推廣。該計劃為期5年,參與其中的藝術家人數多達300余人。在這5年期間,德美藝嘉將不定期地為這些藝術家提供展覽機會,同時每年還會舉辦一次固定的成果展。在為藝術家提供展示平臺的同時,也會對其1年時間內的藝術創作進行檢驗。據悉,該計劃中的藝術家並非一勞永逸,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依舊存在。 出名要趁早,年輕的藝術家在被迫選擇“北漂”的同時,其實也是在進行著一場有關生死的賭博。成則成矣,敗亦敗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