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製造的英倫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5 14:59:15 | 出版社: 《當代藝術》雜誌

撰文:梁雅佳

蔡赟驊 《火烈鳥》 200×110cm 絲緞 2009年

這是一群吃著“英式奶酪”,握著“中式煙桿”的藝術家,在煙霧朦朧的倫敦裏走出來,他們會如何演繹自己的“英倫藝夢”?此時此刻,他們想與這個世界聊聊。

蔡赟驊 | 我沒有不務正業去做服裝設計師

作為藝術家,他來自世界上最大藝術交易市場和奢侈品消費群的國度,作為插畫師,他在時尚界備受大牌寵愛追捧。在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張翻的是什麼牌的時尚界裏,他征服了“魔頭”挑剔的眼光。在經典的“皮花骷髏”系列,每一朵花都是手工製作,每一朵都不相同,就像蕓蕓眾生,大千世界,沒有相同的人生。他沉浸在開發這些皮革工藝的藝術裏,每一塊真皮都代表著一個靈魂,和“鮮花骷髏”生與死的主題契合。鮮花骷髏是他永恒的創作主題之一。

蔡赟驊

CONTEMPORARY ART :您的平面藝術具有很好的商業潛力,並與眾多時尚品牌合作,您怎麼看待藝術界與時尚界的合作?

蔡赟驊:藝術和時尚産業結合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而這些合作會越來越頻繁。其實時尚和藝術中間本沒有界限,只是表達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最終都是要通過大眾來檢閱。我一直在為“模糊”所謂時尚和藝術的界限而努力,藝術其實不必拒普通人千里之外,你所穿的T-SHI RT和裙子這些都可以是藝術的一部分,Andy Warhol第一個把自己創造的流行文化通過藝術、時尚、音樂、電影等各種平臺傳播開來,這些不同領域挖掘,並沒有削弱他藝術本身的價值,而讓他成為史上最偉大的商業藝術家。

《飛虎隊》 85×120cm 絲緞 2008年

CONTEMPORARY ART:您的“FLORAL SKULL”已經成為MCQUEEN的永恒流行經典,您認為商業品牌關注藝術家的什麼特質?

蔡赟驊:商家永遠看中的是藝術家的“商業潛質”和品牌文化的契合,直白地説就是商品能否可以在藝術的渲染下大賣。這點來説,作為藝術理念相對“膚淺”的波普藝術家,更容易得到品牌的青睞,因為相比高雅藝術,多數消費者更能接受通俗文化。比如2003年Louis Vuitton和春上隆的合作就是一個成功典範,通俗易懂的圖形語言,和明快的顏色組合,這些顯著特徵不僅是波普藝術長盛不衰的秘訣,又是品牌開拓市場的利器。

《波》 200×100cm 絲緞 2007年

CONTEMPORARY ART:中國的媒體也在積極地推舉更多的年輕的藝術家設計師,您覺得怎樣才能更好地受到關注呢?

蔡赟驊:練好自己內功是我最看中的,為了大眾關注而急功近利,藝術壽命會相對縮短。我不了解國內藝術的大環境,無從評價。但僅在英國,每年都有各式各樣扶持年輕藝術家的活動展出,比如London Art Fair和Affordable Art Fair,通過這樣的公共平臺加上網路傳播,優秀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得以公開發表,並開始建立自己的收藏家粉絲,這些健全的機制,讓年輕藝術家可以更專注在自己的創作上,而不是每天關心自己多了幾個微網志粉絲,或上了多少雜誌電視曝光。如果説藝術家的黃金年齡是45歲,年輕藝術家有大把時間修煉內功,厚積薄發。因為藝術沒有捷徑,所以我的觀點是我們年輕藝術家不需要受到太多關注,相對安靜的環境才是多數我這個年齡段藝術家嚮往的。

CONTEMPORARY ART:年輕藝術家會遇到什麼困難?

蔡赟驊:這個問題非常好,結合我的經歷,我估計可以寫出一部關於華人年輕藝術家在英國如果需要生存的簡單備忘錄,因為我剛剛了結了長達兩年和畫廊糾紛官司,最後幸運庭外和解,對方付出了代價。雖然細節不便展開,但我可以説的是,在年輕藝術家的身邊總會有一些人,利用我們的善良和對業界的短暫無知,試圖讓年輕藝術家成為他們的賺錢機器,不僅是在倫敦的華人藝術家,剛出道的英國藝術家也會碰到許多麻煩,這裡的環境既充滿了機遇,又暗藏許多機關暗箭。我的教訓告訴我,年輕藝術家必須謙虛謹慎,學會看懂協議,學會懂得和律師溝通,在國外的藝術家,必須學好外語,融入當地的藝術圈,這些事説起來簡單,要做好其實都有一定難度。

《真人大小的花卉Skullpture 4》 皮革、玻璃鋼 蔡嘉琳手工製作

1  2  3  4  


下一頁當代語境下的“本土化”價值上一頁陳蕓 詩意的生命蛻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匯》十二月刊
· 幻化—冰蝴蝶翡翠展,向當代藝術致敬
· 當雕塑邂逅自然
· 陳蕓 詩意的生命蛻變
· 中國製造的英倫夢
· 當代語境下的“本土化”價值
· 學院派眼中的當代陶瓷
· 陶瓷媒介的當代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