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野逸畫派的革新之風——清代畫壇四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1 17:23:46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朱耷(1626—1705年),明朝宗室。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個山 、驢屋等,江西南昌人。以繪畫為主,對書法也有很高的造詣。在繪畫上他以大寫意畫著稱,蘸水潑墨,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在創作上他取法自然,筆墨簡練,大氣磅薄,創造了遊弋縱橫的風格。自此以降,大筆寫意畫派都受了他的影響。“拙規矩于方圓,鄙精研于彩繪”的境界。與髡殘、漸江、石濤並稱為“四僧”,為清初野逸畫派主將。

明清交替之時,八大山人由於是明朝宗室後裔,迫於滿清政府的追逐,逃避深山出家為僧,山人時年19歲。在極度惶恐的環境下,度過了近30年時光,落得精神失常。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台灣之後,政治上採取懷柔政策,對明朝宗室、遺民也寬容相待,山人才走出深山。回歸俗世生活後,山人定居南昌,手中的畫筆是山人生活的工具,以賣畫為生。

在形成自己畫筆風格的過程中,師法前人傳統,卻又不拘泥于古。在花鳥畫方面,遠師徐熙野逸畫風,北宋文人畫家的梅蘭竹菊,尤其追學青藤白陽潑墨大寫意畫風。佈局也未脫離前人窠臼,畫中所表現出的兀傲之氣,不求物象的完整性。在山水畫方面,遠師南朝宗炳,兼師董、巨、米芾、倪、黃,近師董其昌氤氳的江南山水。佈局疏朗,意境空曠;于荒寂世界中顯出簡樸雄健之氣,反映了他孤憤的心境和堅毅的個性。

八大山人的創作印證王原祁斷其筆肥墨濃,其實尚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其落款也是憤世不平。晚年用筆圓轉,疏鬆而富有變化,這才是意境高華妙筆迭出的時期。八大山人的落款也很有特點,為表現與清王朝的不合作,所用款式以醜為名,如驢、驢屋等,這些都是憤世行為。紀年款識也與眾不同,多乙太歲紀年(歲陽、歲陰紀年)方式,表示不承認清王朝的統治。

八大山人的藝術是在孤寒、寥落中游刃而生的,這也表現出山人的天分才華,雖然師古法,卻又區別於前人,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在清初時期雖然朝野上下,正統畫派獨領風騷,山人用他那反叛心靈,迅疾變化莫測的筆墨,創作出異樣的光芒。畫面上違背常理的構圖,難以揣測的筆觸,跌宕起伏的變化,使畫壇為之一振,吸引金陵、新安、揚州畫派的追學。山人畫作受追捧最大的輝煌是民國以後,日本收藏家大肆收購山人繪畫,掀起一股八大山人書畫收藏熱潮。

《秋山圖》軸,畫面構圖明顯繁複,有別於其他山人山水繪畫,筆法利峭,冷峻荒寒;在經營佈局方面,筆墨率真飄忽不定,自家筆路大氣磅薄;這幅畫給人以跌宕節奏之感,煙火氣息蕩然無存,可謂神品之作。圖四《楊柳浴禽圖》軸,可以看出山人瀟灑隨意,看似漫不經心其實認真思考佈局;採取上虛下實的手法,而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此幅畫面筆墨雖然簡單而構圖飽滿,場面寬闊,表現禽鳥在大自然中的愜意自由,暗喻山人嚮往人世間的自由。

漸江(1610~1663年),俗家姓江,名韜,字六奇,出家為僧後名弘仁,號漸江學人、漸江僧,安徽歙縣人,是新安畫派的創始人,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為“海陽四家”。與髡殘、朱耷、石濤合稱“四僧”。師法元四家(倪雲林、黃子久、吳鎮、王蒙),尤其追學倪雲林,兼受“姑蘇派”蕭雲從影響。繪畫特點具有“筆如鋼條,墨如煙海”的氣概,和“境界寬闊,筆墨凝重”的獨特風格。他的繪畫荒涼孤寂,缺少煙火氣,造型能力當然不及倪瓚。

漸江早期的繪畫受安徽蕭雲從、程邃等人影響,都是充滿強烈的反清情緒,荒寒冷逸,這是地域非常明顯的“新安畫派”風格。漸江的繪畫線條堅韌筆直,山石在表現中猶如斧劈,幾無皴點,大面積留白。晚期的作品,猶愛元四家倪瓚繪畫風格,甚至連書法都以倪瓚為楷模,畫面構圖更加荒寒疏鬆,惜墨如金。

在“新安畫派”中,漸江是個性比較鮮明的畫家,其疏況明朗的構圖,給人以孤寂寒荒之感。雖然師法倪雲林,卻體現其憤世的內涵,是四僧之中筆墨最奇險冷峻的一家。

漸江的繪畫由於構圖比較簡單,清末民初出現大量倣品,但是意韻都達不到十之一二,只是形似罷了,畫中深覷的精神世界含義無法接近。今天市場上出現的大量漸江作品,已超越清末民初倣偽水準,甚至連某些鑒定大家收藏中,都被矇混過關,載入收藏圖錄之中。其實,漸江的繪畫筆墨可以接近,他繪畫中的“精神”,根本無法達到,這就需要真正能讀懂漸江其人。

《披雲峰圖》軸,屬於漸江比較繁縟作品,高聳入雲的主峰,氣勢撼人。畫中以山石結構峭立,奇險奇駿,大面積留白之處略加傅色渲染,山石溝角陰面少施色染,整幅畫給人以高懷若谷之感。圖六《幽亭秀木圖》屬漸江晚年作品,是典型的倣倪雲林風格的畫,用筆極簡,多用淡墨勾勒,皴擦樹木山石疏鬆如意,盡顯荒寒之美。

髡殘(1612~1692年),俗家姓劉。明朝遺民,入清不與清廷合作出家為僧。僧名髡殘,字介丘,號石奚、石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等,擅畫山水,師法王蒙,筆法以幹筆皴擦,濕筆以淡墨渲染,輔以赭色,意境深邃。不及王蒙繁密不亂。與石濤合稱“二石”,與朱耷、弘仁、石濤合稱“四僧”。與程正揆(號青溪道人)時稱“二溪”,山水特點是章法穩妥,景色新奇別具一格,以真山真水為根源。

他的作品過於荒寒,顯露出抑鬱寡歡的精神狀態,作畫數量很少,不輕易施人。大鑒賞家周亮工為他寫小傳,“人品筆墨俱高人一頭,繪事高明,然輕不為人作。”周亮工致仕之後,遍邀江南眾多大書畫家為其作畫,如王翚、石濤、梅清、戴本孝、髡殘等大畫家積極參予,是清代繪畫史上的一次大“競賽”,最後被周氏評判髡殘高人一頭。

髡殘傾心師學王蒙,又不去刻意模倣,他的繪畫的確構圖繁複、意境幽深,在四僧之中是最為繁縟的。繪畫多以幹筆勾勒山石,再用禿筆點染,基本上赭石渲染。畫面給人感覺比較淩亂,但是,精神內斂,表現出情感的噴發。由於髡殘不善交際,也不輕易給人作畫,因此他的繪畫流傳於世非常稀少,當今市場上很難見到他的真跡。

《倣王蒙山水》軸,不難看出用筆特點顯然是早期繪畫,以師法王蒙為主,輪廓線條清晰,用色凝重。圖八《蒼山結茅圖》,是髡殘典型繪畫作品,而且描繪自己住所。此幅構圖複雜、暈染層次明快,意境幽邃,禿筆揮灑自如,是髡殘成熟期作品。

明亡清興改朝換代,滿清接受吳三桂請降揮師入關,橫掃中原。經過殘酷的戰爭殺戮,使極少數的滿族人統治千百倍于己的漢族人,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王朝--清朝。初期順治皇帝時代,統治根基並不牢固,滿漢民族難以相容。康熙初期經歷了剷除鰲拜,平定三藩叛亂,統一收復台灣,剿滅葛爾丹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政權得到基本鞏固。為了緩解民族矛盾,拉攏漢族知識分子,于1678年特開博學鴻辭科,還親赴曲阜尊孔封賜。漢族文化被統治者接受與推動,也影響了其他領域,書畫藝術作為漢族文化的一部分,也逐步受到統治者和社會認可。

1  2  


下一頁書畫印刷品,究竟亂真到幾許上一頁純粹的繪畫者——讀晨曉畫作有感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五十六期
· 純粹的繪畫者——讀晨曉畫作有感
· 野逸畫派的革新之風——清代畫壇四僧
· 書畫印刷品,究竟亂真到幾許
· 秋拍的“億元拍品”哪去了?
· 拍賣行要“拍”還是要“賣”
· 拍賣公司的那些“樓”
· 名人效應的藝術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