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譚平 大道至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06 16:24:03 | 出版社: 《當代藝術》雜誌

《+40m》局部-20×4000cm-黑白木刻-2012年

不設預想,期待偶然

譚平的作品具有著鮮明的層次感與象徵性,這不禁令人思忖藝術家必定在創作前腦海中已有明確的畫面預想。不曾想,譚平給出的答案卻出乎意料,“開始沒有預想,這是我一貫的創作方法。”聞其詳後,細細思量,又確是在情理之中。“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不同的。我覺得人的想像力是有限的,只有特別開放,敢於面對失敗的時候,你做的東西才有意思。藝術家在創作時不會想很多,具體的事、甚至刀法都不能在創作的時刻去想。只要一想,刀留下的痕跡就顯得非常不自然,它的包容力就沒有了。”雖然對畫面最終呈現的效果不設預想,但譚平會在創作前將準備功課做足。以《+40m》為例,動手之前,在工具與材料選擇方面,他反覆做過很多次試驗。過於堅硬的木板,使得刀不能遊刃行走其上。而過細的木質,其效果又會顯得毫無意外。“要選擇稍微有一點點崩的木板,刻的過程中會收穫意外的效果,顯得非常豐富。”如譚平所言:“生活中沒有偶然,是沒有意思的。”作品《—40m》就是這樣一個藝術創作的偶然産物。在印《+40m》的過程當中,因為紙的寬度比印刷的木板窄,為了防止木板上多出的油墨弄臟作品,印刷時就在紙的背面又覆蓋了一層墊紙吸除油墨。作品印完之後,這些本來應該廢棄的墊紙,無意間成為了一件新作品。“它是完全偶然的一個結果。和主動的、主觀的《+40m》形成了姊妹篇。”幾乎與《+40m》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同時,《—40m》也將借廣州三年展之際在廣州美術館呈現。“廣州三年展是探索性的展覽,中國美術館是比較經典的展示空間,二者形成了對話,也是一個偶然的結果。”圍繞作品所發生的一切都充滿著戲劇意味,在譚平看來:“這些無意與偶然,我們所沒有見到的、沒有預設的,不斷打破我們對已有藝術的認識。”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下一頁一劃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當代藝術》十一月刊
· 一劃
· 展望 空間維度的思考
· 宣紙上的色線交影
· 藝術與生活—佩斯50年大師形影
· 2012秋季油畫拍賣是峰回路賺還是低迷依舊?
· 2012年秋拍推薦拍品
· 藝術稅收下的拍賣角逐
· 梟雄爭霸 多事之“秋”
· 70後的藝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