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火灼即思考——王天德“孤山”之絕境逢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10 15:40:39 | 出版社: 《美術文獻》

文:劉永仁

火灼即思考——王天德“孤山”之絕境逢生

中國藝術家向長久以來的歷史文化中探索創作養分與靈感啟發,看來是極為順理成章的路徑,但也有沉重的包袱,以水墨為創作媒介,背負了既有的東方藝術形象,但同時也有難以跨越傳統水墨形式的障礙,然而不少藝術家叛離超越師承的想法,在起心動念之後有勇氣能付諸行動貫徹執行卻不多,多數僅只是空想,無法形成藝術的動能與視覺脈絡。當代藝術家王天德追求藝術理想,具有實踐冒險的勇氣,他以火灼薰透水墨紙本,激進而慢工刻畫的表現方式,介於遊戲與實驗過程之間,遂衍生出屬於個人強烈的視覺與藝術身份,他的藝術觀念挪用傳統水墨美學的精華,以火灼的技藝重新再詮釋似曾相識的經典形貌,換言之,王天德以其觀念、行為、攝影、裝置的表現手法,穿越了中國美術史中的山水與書法文化的核心,在當代美術的進展之中,顛覆水墨在人們心目中的觀感與認知,無疑地顯露出新的創見與變革。

觀念與形式之專橫

自80年代中期以來,仇德樹、閻秉會、石果、劉子建、王川、陳心懋、張浩、張詮、李華生、張羽、梁銓、王天德、魏青吉等一批藝術家在實驗水墨方面展開了新的探索。筆者曾于2009年在北美館策劃“開顯與時變”主題展,邀請12位內地藝術家參展,王天德即其中一位參展者,當時展出“數位系列”三組件,形式乍看似傳統山水與書法,實則已然層層質變,火灼産生的痕跡猶如蠶食的線形與鏤空疊嶂,為其獨特的視覺語言,作品凸顯辨識度高,其特質趨近於從現代到當代水墨的空間意識,火灼獨門秘技令人印象深刻。王天德的水墨滲入器形,無所不在。水墨的氣韻在於水流滲于墨的時間性記痕,火灼卻在於燒灼與煙燻灰化時間駐流的痕跡,同樣有時間與隨機趣味,仔細思考驚訝于水火對紙質造成記痕同樣的氣韻美感。王天德從尊崇書法與山水境界之藝術巨碑到藝術家挹注情感,火灼即思考藝術的本質,相較于義大利空間派藝術家封答那(L. Fontana)以刀割開畫布、戳洞,畢生建構空間美學,王天德則以焰火書寫鏤空,體現東方書畫美學之精妙。人們以為如此行徑是搞破壞,實際上,兩者可貴的觀念就已經呈現在那兒,火灼與切割只是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重要的是藝術家語言之獨特性以及持之以恒且無盡的錘鍊。

1  2  


下一頁杭春暉訪談:有選擇的轉變上一頁彭薇訪談:私人與傳統——對話瑞士收藏家烏利·西克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美術文獻第78期
· 朱雅梅自述
· 一原心象——時代的藝術
· 火灼即思考——王天德“孤山”之絕境逢生
· 杭春暉訪談:有選擇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