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袁佐:清涼谷行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8 10:14:29 | 出版社: 藝樹雜誌

 

2011年10月15日下午,“袁佐:清涼谷行旅”研討會在中間美術館舉辦。袁運甫、朱青生、袁運生、包林、馬可魯、倪軍、盧新華、黃曉華、袁加、梁好、周翊、袁佐等與會理論家們與藝術家們針對中國藝術中的兩個重要命題——“中西結合”和藝術家的發展道路——展開了精彩的討論和激烈的交鋒。

討論方向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中西結合”。中國傳統繪畫的觀念——尤其是空間觀念——在袁佐先生的繪畫中隨處可見,這也成為袁佐繪畫的獨特魅力,是否可以將之歸納為“中西結合”?是否可以把中國藝術近百年的歷史都歸納為“中西結合”?在藝術家看來,這樣的選擇只是遊走中西的個體在“當下對繪畫的追求,對文化的理解”。但在藝術史家眼裏,“中西結合”是在中國“確實存在、回避不掉”的問題。藝術家有選擇藝術創作道路的自由,但是,如果能夠把拿來主義的“中西結合”轉變、深化為多向的積極對話,向世界提供“中國的眼光”,這將促成一個更加多元、完整的藝術世界,在場的袁運生先生和朱青生先生都是這種“中國式審美”的積極實踐者和倡導者。袁佐先生的繪畫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思考無疑也暗合了這樣的嘗試。

二是藝術家的發展道路。在場的兩代袁氏藝術家為中國現當代藝術家的發展模式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研究範例。兒子(學生)如何脫出父輩(老師)的範式、走出自己的道路?這是袁佐的問題,也是一代人的問題。在大歷史中,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破舊”而後“立新”。但是,對於藝術家個體的發展,這種背叛、革命的模式是否是一個思維誤區?在這個意義上,袁佐的繪畫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的道路。袁佐先生對色彩的敏感和自如把握、以及數十年對“繪畫性”的堅持多次得到肯定,而袁運生先生特別指出,袁佐作品的難得之處在於“在抽象畫中表達出了某種情緒、感受”,這樣的感受能夠將畫面凝聚成一個整體,並希望袁佐先生繼續沿著這個方向發展。歸隱流淌油彩的清涼谷,醉心“意念之中的花園”,為藝術世界增添一份詩意。這份詩意讓我們想起繪畫最初的美好。

下一頁2011“歷史•新宋莊”上一頁賞“菩提陶”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第五期
· 賞“菩提陶”
· 袁佐:清涼谷行旅
· 2011“歷史•新宋莊”
· 不拘一格 暢神抒懷 ——簡析陳夫(沉浮)山水畫新作
· 劉選讓和他的西部風情人物畫
· 劉牧:從文化本質思考問題
· 今日的中國國家畫院
· 樹藝、樹人、樹方向——馮遠專訪
· 探尋——中國畫的當代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