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今日的中國國家畫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8 09:26:04 | 出版社: 藝樹雜誌

中國國家畫院作為文化部直屬的國家公益型事業單位,集美術創作、研究、教育、普及交流以及美術收藏于一體。在今天這樣一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深刻背景之下,中國國家畫院如何變革,如何推進中國美術事業發展,如何促進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是中國國家畫院面臨的重大課題,是機遇也是挑戰。

2011年10月29日,中國國家畫院舉行建院三十週年慶典,院長楊曉陽先生説,這次慶典以“東方既白”為名,是對首任院長李可染先生的一種紀念,李可染先生強調中國精神、東方精神,強調傳統文脈的延續。“東方既白”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也是一種“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家畫院提出以“大美為真”作為辦院理念,“天人合一”為大美,中國的“真”近於“道”,是探索天地萬物的本質規律。“大美為真”的學術主張是國家畫院成立以來,院領導集體根據中國美術的發展狀況所提出的藝術主張。在30年前,李可染先生任第一任院長,他的藝術主張是“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劉勃舒先生任院長期間,正值美術發展的艱難時期,西方的價值觀和藝術觀涌入中國,大有西畫代替中國畫之勢,在這種情形下,他非常清醒地提出“堅守與繼承”的主張。在改革開放20多年之後,中國在經濟飛速發展中迅速崛起。此時,龍瑞院長適時提出“正本清源,貼近文脈”的主張。今天,以“大美為真”作為建院的理念,也是根據全球化時代中國所面臨的特殊文化語境與文化使命所作出的判斷,並以此建立中國美術的“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標準”。

以機制創新構建學術平臺。機制是一個組織的內生機,是一個組織得以高效發展的本源和關鍵。2010年8月成立了以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為首,包括油畫院、版畫院、雕塑院、書法篆刻院、美術研究院、公共藝術院和青年畫院在內的8個專業院,並分別聘請了方增先、詹建俊、黃永玉、錢紹武、沈鵬、邵大箴、袁運甫等藝術家擔任院長、執行院長或副院長,各專業院都組成了堪稱國內一流的名家領導陣容。院長楊曉陽在《大美為真——在中國國家畫院第一屆全體大會上的工作報告》中説:我們經過反覆的討論,認為將八院統稱為“專業院”,而不叫“分院”或“二級院”更為合適。因為每一個院在這個專業上“對外代表中國,對內代表國家”。比如説,油畫院在專業水準上並不是“國家畫院下級”的概念,而是全國最高水準的油畫家集中的地方,其他院也一樣。大家在提起中國國家畫院各個院的時候,它就是代表這個專業的最高水準,是最高的平臺。近日,我們又公佈了首批各專業院研究員聘任名單,使8個專業院總體規模達到近300人。

突出公益屬性,強化服務功能。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國家畫院始終堅持公益性質,並把社會效益、公益形象放在首位。中國國家畫院每年承擔為國家收藏美術精品的任務,除了國家畫院在職畫家每年為國家留下精品作為國有固定資産以外,還利用有限的專項資金,搶救性地收藏了多位老藝術家的精品力作,如崔子范、方增先等先生的作品,為國家保留了大批珍貴的藝術財富。為了將公益性救助活動常態化,國家畫院成立了“中國國家畫院扶貧基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實施精品戰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國家畫院緊緊圍繞創作和研究的工作中心,啟動“六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這“六大題材”包括長江、黃河、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2011年5月召開了項目啟動的新聞發佈會,國家畫院預計用10年時間,創作6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精品力作。同時,將聘請民俗、史學、服裝、兵器、軍事各方面的專家參與到項目中,每年進行階段性成果的展示,最後集中展示,留下精品。

中國國家畫院積極推行實施“中國美術發展工程”和“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中國美術發展工程”是“中國美術發展戰略研究”的重要實施步驟之一,本工程圍繞中國當代美術創作、中國古典美術研究、中國民間美術保護和利用三個相互關聯的主題展開,通過舉辦“新中國美術家”、“南北藝術家對話”等系列展覽,創辦“中國美術國際論壇”,將中國藝術節、上海國際藝術節、東盟博覽會、深圳文博會等重要文化活動中的美術展延續下去,以展覽帶動藝術家的創作。相信隨著這些學術展覽和研討會、論壇等活動的持續舉行,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國家畫院創作和研究能力,為打造名家力作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中國美術海外推廣工程”將首先考慮在世界範圍內的12個中國文化中心巡迴舉辦6個小展,包括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和民間藝術等內容和形式。12個文化中心、6個展覽,這樣一個週期下來就是72個展覽,同時不間斷地將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送到國外進行展示、宣傳。

下一頁樹藝、樹人、樹方向——馮遠專訪上一頁劉牧:從文化本質思考問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第五期
· 賞“菩提陶”
· 袁佐:清涼谷行旅
· 2011“歷史•新宋莊”
· 不拘一格 暢神抒懷 ——簡析陳夫(沉浮)山水畫新作
· 劉選讓和他的西部風情人物畫
· 劉牧:從文化本質思考問題
· 今日的中國國家畫院
· 樹藝、樹人、樹方向——馮遠專訪
· 探尋——中國畫的當代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