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帕瑪強尼:鐘錶收藏品的修復強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3 15:42:29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修復意味著不能對過去撒謊

展開調查

為製表師前輩們流傳至今的珍品進行修復工作,必須遵照其工法與傳統。在真正接觸古董鐘錶之前,不可或缺的準備工作是藉由一連串資料蒐集與研究,深入了解這些大師的傑作。此類收藏通常不具備任何簽名,且為獨一無二的作品,讓修復師必須博覽群籍,遍訪各個博物館,尋找可説明某種機械功能的相關特定文獻,甚或扮演“福爾摩斯”的角色,來解讀消失的齒輪所留下的痕跡。就這樣,在著手拆卸之前,修復師得先花費相當的時間仔細觀察,將它抽絲剝繭地研究透徹。

沉浸在輝煌的傳統

修復師必須無條件沉浸在前輩大師們巧奪天工的工藝技術中,以求在心領神會中忠實地將其重現。為此,他必須精通相關的各門技藝,比如金銀細工、琺瑯上釉、鐫刻鏤空、鍍金或玻璃製作技法。

保存

耗時、需要極度耐心的清潔維護工作,是依照收藏品的保存狀況而定。

部件的氧化作用相當可觀,時常阻礙了機芯的良好運作。因此,細心的“除銹”和拋光工序是必須的。

有時修復師評估後認為,與其重新製作,不如嘗試保留機構中的主要部件。Rochat兄弟報時鳥鏡表的皮風箱便是一例。原先風箱偶爾會出現漏氣的情形,進而影響了小鳥報時的音質。風箱和吹嘴間的送氣管道因而接受了密封處理。

帕瑪強尼不久前幫Fabergé的孔雀彩蛋完成了相當精密的修復工作,讓機械鳥得以再度協調地運作;孔雀擺動雙腳緩緩移動,在轉圈中展翅開屏。其琺瑯表面上不刻意掩飾的修復痕跡,也為它增添了意想不到的光采。

修復與還原

時間可能帶來的最嚴重損害,經常遠遠比不上一雙粗心大意的手。

復原工作進行時,對帕瑪強尼來説最重要的便是確保各項工序的“可反轉性”,維持收藏品原貌,避免任何變更。因此,所有過程均以圖文並茂的完整檔案詳盡記錄,並標明修復的確切部位。

以La Cueillette des cerises懷錶為例,前人不當的修復動作,為其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傷痕。好幾個機械部件經過隨意變更並加以錫焊,讓鋼材産生了無法復原的氧化現象。

1  2  3  


下一頁茅臺,一枝獨秀?—— 直擊2011中國名酒春拍上一頁當代藝術拍賣能否重回快車道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五期
· 雄健之美——品讀湖南省陶瓷工藝大師王立新的釉下之虎
· 2005—2011年 當代藝術沉浮錄(上)
· 發展立足傳統文化的當代藝術——訪蘇州美術館執行館長楊文濤
· 面對雙年展,我們仍需反思和研究——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觀感
· 為何流拍
· 當代藝術拍賣能否重回快車道
· 帕瑪強尼:鐘錶收藏品的修復強匠
· 茅臺,一枝獨秀?—— 直擊2011中國名酒春拍
· 稀缺之美(三):祖母綠的傳奇與價值
· “望聞問切”藝術品春拍
· 激情點燃 紅色收藏
· 測度當代藝術投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