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辛亥百年,重估民國藝術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27 17:43:10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民國陳鼎和制漢方壺 高14.8cm 口徑4.7×7.2cm 成交價:2.24萬元 西泠拍賣 供圖

民國瓷器種類繁多收藏要有精品意識

文/斐翔

在今年3月22日,紐約蘇富比舉辦的戴潤齋中國瓷器工藝品珍藏專場中,一件估價為800美元到1200美元的“粉彩開光錦上添花紋瓶”,最終以1800余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成交,由於其被認為是民國時期的倣品,而被業界稱為“世紀大笑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這個專場中,另外一件民國時期“杞菊延年橄欖瓶”,估價僅為6000美元至8000美元,成交價卻達到了131.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60多萬元)。

民國瓷器曾被認為中國瓷業處於蕭條衰落的産物,然而從近年來的市場表現來看,總統瓷、倣古瓷、名家藝術瓷等精品在市場上潛力卻不容小覷。不少民國精品瓷的價格甚至超過明清瓷器。近5年,民國瓷器每年的整體漲幅達20%。對於民國時期瓷器的鑒賞收藏,天津博物館器物部瓷器研究專家劉渤提出建議:“民國瓷還是精品、藝術性較強的文物,價值比較高,而現在老百姓家裏的大部分都是嫁粧瓷,如果是普通的一些日用品,價值還是相對偏低的”。

對此,著名瓷器專家朱裕平表示,民國瓷特色鮮明是其漸漸被人們所接受的主要原因。清末民初,由於官窯的日益衰落直至關閉,一批原來供職于官窯場的能工巧匠另謀生路,他們在與民間匠人結合,創作並燒造了一些獨具特色的新瓷品。如淺絳彩瓷、新粉彩瓷等,並日益受到行家的喜愛。特別是以“居仁堂”、“懷仁堂”、“靜遠堂”、“洪憲年制”、“洪憲禦制”等款為代表的民國“官窯”;倣乾隆、雍正官窯的瓶類瓷器,以及“珠山八友”瓷器,無疑是可以重點關注。雖然這些瓷器使用的原料可能不如清代,但是由於製作瓷器的藝人已經擺脫了原來的匠氣,因而使得瓷器更具有藝術價值。

提起民國“官窯”,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洪憲瓷”。1916年初,袁世凱委派庶務司長郭葆昌赴江西監燒“洪憲禦瓷”。為了這批瓷器,袁世凱花費了140萬大洋,折合白銀約為100萬兩。“洪憲瓷”以粉彩和琺瑯彩為主,更接近於晚清的官窯特徵,是當時不計成本、不計國力製造出來的高級瓷器,制胎嚴謹、用料上乘。其實,當年郭葆昌赴江西後,還為北洋軍閥徐世昌和曹錕各燒制了一批瓷器,主要有陳設瓷瓶、杯、盤、碗等日用瓷以及成套的食具。胎質細白,釉面潤澤,器形玲瓏,少有大件。這幾批瓷器是同時燒造的,但因為用途不同,風格雖然類似,也不完全一致。

從目前的市場上來看,為袁世凱督燒的瓷器署“居仁堂”款,徐世昌的為“靜遠堂制”款、曹錕的為“延慶樓制”款。在2007年的拍賣市場上,一件民國粉彩富貴圖雙龍耳瓶,“延慶樓制”款,成交價達61.6萬元,其造型規整、紋飾線條流暢,繪畫十分精細,粉彩加施料彩,具有乾隆粉彩的韻味,充分反映了民國早期的制瓷水準。細觀此瓶豐富的色彩暈染漸變、冷暖色調的對比過度和鳳鳥的透視關係、又見西洋繪畫的影響。這正是民國時期有別於前朝的時代特點、是其精彩所在,突出了“新粉彩”的特點。

到了民國晚期,也誕生了一批“官窯”,這就是1946年7月蔣介石夫婦在江西廬山避暑時,為紀念“二戰”勝利,需要一批精細禮品瓷送給盟國首腦,故特製了一批瓷器,稱“國府禮賓瓷”。在今年3月24日至25日舉行的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對估價僅為1萬至2萬美元的民國時期粉彩開光山水圖如意耳花瓶,成交價達到了45.85萬美元。這對花瓶器底紅彩書“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下有“中正”方框款。其製作工藝複雜,燒成後器表紋飾突出有立體感。“中正”款的器物則是1947年制的,應當是蔣介石在廬山要江西省立陶瓷專科學校為其所作的禮品瓷。

原佳士得拍賣行上海首席代表、現為藝術品投資顧問石建邦對於民國“官窯”十分看好,但他同時也提醒投資者不要忽視民國時期的倣古瓷器。他表示,此次拍出億元天價的“粉彩開光錦上添花紋瓶”,蘇富比的專家之所以將其標注為民國,主要是因為在有關專家在接受戴潤齋的這件藏品時,了解到戴潤齋的賬本中記錄有“委託景德鎮複製”。歲月悠悠,已經沒有人知道這件藏品是原件,還是複製品。這從一個側面也顯示出了民國倣古瓷器之精,而那件杞菊延年橄欖瓶雖然也是署“養和堂制”,但是從款識來看,明顯屬於民國時期仿製的。倣古瓷是民國瓷器生産的大宗,故倣寫前朝款識之風極盛。由於當時盛行仿製乾隆時期的作品,故以“乾隆年制”的底款最為多見。其倣款字體較為生硬工整,款外方框的四角多用刀鏟去銳角,實為八角,真正的乾隆款的四角則比較圓潤。而最大的破綻是款字的呈色無法達到真款的顏色,如青花款多偏紅泛紫,浮于釉面,缺少真品滲入胎骨的感覺。對此,朱裕平也有同感,由於胎和料的區別,民國倣古瓷器與當朝瓷器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石健邦提醒,在民國倣古瓷器中,另外一個需要引起關注的,則是施德之仿製的乾隆時期的琺瑯彩精品。這位拉脫維亞人是行伍出身,退役來滬,開設古玩行。施德之從德國進口琺瑯彩料,重金禮聘原清宮造辦處工匠,親赴景德鎮調製料色,其作業每一色料一次調成絕無色差。據説,其以500兩白銀一件高價招攬了原禦窯廠名匠潘陶宇進行粉彩瓷器的製作,往往一件瓷器上就紋出全部紋飾,如回紋、雲紋、如意紋、蕉葉紋、蓮瓣紋、勾聯紋、垂雲紋、弦紋等。在2006年北京誠軒的拍賣會上,一對施德之制粉彩仕女圖瓷板插屏,成交價達到了22萬元。朱裕平的觀點則是,民國初年仿製的一批琺瑯彩瓷雖技藝高超、幾可亂真,但倣品用的彩料都是粉彩與料彩的混合,不是真正的琺瑯彩瓷,這無疑也是需要藏家引起關注的。

在民國瓷器精品中,“珠山八友”等名家也是不容忽視的。朱裕平表示,“珠山八友”引領的注重繪畫、創新的瓷器製作新潮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藝人們以瓷當紙,將宋元以來的工筆或兼工帶寫的繪畫略加增減在瓷器上加以成功的表現,擴大了彩瓷的領域,由此産生了新興的粉彩。新粉彩瓷畫與傳統粉彩相比,更接近畫,無論是在造型、線條、光線、色彩等方面都可以比肩于畫家在紙、絹上的作品,並在民國二十年前後成為景德鎮瓷器彩繪的主流。而以景德鎮“珠山八友”為代表的彩繪名家也將粉彩繪瓷推向了高潮。

“珠山八友”,不僅是指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鄧碧珊、畢伯濤、何許人、程意亭、劉雨岑等八位名家,更是一個文化現象,它引領了陶瓷史上鮮見的“畫派”現象。他們將用中國傳統繪畫技法裝飾瓷器的技藝加以創新發展,形成新的流派。其作品雖各有風格,但畫品高尚,為當時的達官貴人爭購的搶手貨。他們的成功使民國粉彩瓷界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但同時也使得景德鎮粉彩藝術難以以其他面目出現了。

石建邦提醒,在目前的收藏市場上,花幾萬元、十幾萬元購得“珠山八友”倣品的情況屢見不鮮。如果眼力不強,對市場行情又不甚了解,應多到博物館尋找真品、學習。近年來,對民國瓷器的研究逐漸進入陶瓷史學界的視野。各地的博物館也相繼舉辦了多個展覽。如天津博物館在今年就舉辦了“一世朗潤——民國瓷器特” 展,江西省博物館在2010年舉辦了“瓷藝丹青——景德鎮陶瓷館藏‘珠山八友’時期瓷器精品”展。

1  2  3  4  


下一頁解析拍場中 現當代陶藝係譜上一頁拍場雙雄叱吒紐約春拍—— 解讀2011紐約春拍市場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三期
· 師古而創新——記陶瓷藝術大師張松茂
· 博覽會新景觀——藏者歸來
· 藝術品金融化需金融機構主導——訪國投信託總經理呂益民
· 拍場雙雄叱吒紐約春拍—— 解讀2011紐約春拍市場
· 辛亥百年,重估民國藝術品
· 解析拍場中 現當代陶藝係譜
· 黃鑽來襲
· 他們眼中的收藏投資
· 李冰:探尋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價值標準
· 高門檻難擋藝術品信託投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