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高成交下顯隱憂——對香港蘇富比春拍的冷思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30 15:32:40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市場“拐點”初步顯現

一葉知秋,此次香港蘇富比春拍的成交,只是近期藝術品市場走勢的一個縮影。從近期海外市場的成交情況來看,玉器拍賣的走勢明顯強于瓷器。前不久,在法國圖盧茲的拍賣會上,一方乾隆玉璽被中國買家以1240萬歐元的高價拍走,刷新了印章類拍品價格的世界紀錄。而在另外一場已故法國大工業家和藝術品收藏家韋耶的珍藏品拍賣會上,一件乾隆乙己年碧玉龍尾觥被一名中國買家以200萬歐元的價格拍走。而在此次蘇富比春拍中,有一件龍紋玉璧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件拍品是來自L. de Luca的收藏,精雕細琢,以古代禮器玉璧作為底本,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及康橋費茲威廉博物館均可看到同類玉璧,成交價達1130萬港元。

玉器的強勁走勢折射出的卻是其他門類的低潮。除了之前的重量級瓷器的成交大大出乎預料之外,“仇炎之、仇大雄父子珍藏犀角雕刻”專場也沒有拍出預料之中的佳績。雖然26件拍品中有25件成交,總額高達1.25 億港元。但相比去年香港佳士得舉辦的“松竹堂珍藏——重要犀牛角雕刻II”專場,2.37億港元的總成交額,100%的成交率,加上兩件犀角雕刻均以3986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刷新了犀角雕刻世界拍賣紀錄,就略微遜色了。

應該説,從藝術品本身的品質來看,蘇富比拍賣行所呈現的拍品絕對是近年來所少見的。所以出現始料未及的情況,是一系列內在和外在的因素所導致的。特別是在歐美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一系列天價以及隨後引發的爭議,使得許多藏家對於藝術品投資更為謹慎。同時,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國家對於房地産調控,以及連續加息之後産生的疊加效應也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逐步發酵,這些都使我們有理由質問,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拐點”是否正在逐步顯現?

冷靜思考“億元時代”

如果沒有以私人洽購形式買走清乾隆禦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錦雞花石”圓膽瓶,此次蘇富比拍賣會上,就沒有一件藝術品超過億元了,這對於那些憧憬“10億元時代”的市場人士來説,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但仔細想想,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

現在許多中國和亞太新興藏家懷揣重金,專挑每場拍賣中的明星拍品出擊,希望借助其明星效應和各種運作,帶來創紀錄高價的可能,並在下一次拍賣中迅速出手套現。相比研究拍品中的藝術含量,他們更加關注的是其工藝性。因為,要想讓那些接“下一棒”的人儘快了解拍品,從工藝上入手似乎是最好的方式。但工藝品畢竟是人做的,窮盡一切手段也很快會到極限。一旦市場看到沒有更好的拍品時,可能就會發生倒退,即使是最好的拍品也不一定有人問津,因為它已經不再創造價值了。

1  2  


下一頁海南離奢華海島還有多遠上一頁歐洲中國藝術品見聞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一期
· 千年瓷窯的守望者——陶藝大師陳文增
· 印象派繪畫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前景
· 穩步構建中國當代藝術價值體系——訪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文化産業研究所陳所長
· 歐洲中國藝術品見聞
· 高成交下顯隱憂——對香港蘇富比春拍的冷思考
· 海南離奢華海島還有多遠
· 中國當代藝術能否延續“尤倫斯行情”
· 馬惠東:專注學術的“生意人”
· 一位美國專家的油畫藝術投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