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八)——倪瓚《虞山林壑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05 14:18:06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倪瓚繪畫創作的成熟期大約在元天歷三年(1330)到至正十一年(1351)的20年內,這時期,倪瓚廣泛交際,友人多為和尚、道士、詩人或畫家。他的詩作多半也是和這類人的酬唱之作。尤其是和他同為“元四家”之一的名畫家黃公望交往甚厚,以為美談。黃公望是當時新道教全真教中名人,道學深邃,比倪瓚年長32歲,但他十分欣賞雲林,曾花了10年時間,替倪瓚畫《江山勝攬圖》卷,此卷長二丈五尺余,是黃氏淺絳山水畫的傑作之一。畫卷題款為至正戊子(1348),那時倪瓚48歲。此時,倪瓚開始信仰全真教,養成了孤僻狷介的性格,超脫塵世逃避現實的思想,這種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畫上,作品更呈現出蒼涼古樸、靜穆蕭疏的意境。

從元至正十三年(1353)到他去世的20年裏,倪瓚漫遊太湖四週。他行蹤飄泊無定,足跡遍及江陰、宜興、常州、吳江、湖州、嘉興、松江一帶,以詩畫自娛。《虞山林壑圖》等許多力作正是那時所作。總體來講,倪瓚畫皆小幅,構圖簡潔,寥寥數筆,揮灑自如,雖清氣逼人,卻荒涼寥落,更不配人物,可謂“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後人題倪瓚作品是,“一片湖光幾株樹,分明秋景小長蘆”,“豈但秾華謝桃李,空林黃葉亦無多”。這些評價便是其畫的意境之所在。

《虞山林壑圖》為紙本立軸,構圖平遠,景物極簡,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是那靜默、雅潔的三段式畫面,所謂“一河兩岸”的模式,是“淡墨筆畫,林亭樹石,並遠峰一角”的典型體現。畫中用筆變中鋒為側鋒,用折帶皴畫山石,枯筆幹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簡中寓繁,小中見大。對於這類簡筆之作,畫家陸儼少評價為:“高手作畫,能做到著紙疏疏幾筆,不見繁冗,筆雖少,而表現出的東西卻很多。”再觀倪瓚之筆墨,體會更深,他那種外顯落寞而內蘊激情的作品正是以簡寓繁,以少勝多的妙跡。《虞山林壑圖》1371年作于常熟,是畫家和友人伯琬高士同遊虞山後而作,故有很深的感情寓于其中,誠如他所題,“陳蕃懸榻處,徐儒過門時。甘洌言遊井,荒涼虞仲祠。看雲聊弄翰,把酒更題詩。此日交歡意,依依去傷思”。倪瓚在詩中將伯琬高士比作東漢太守陳蕃,將自己比作貧士徐稚,來感激伯琬對他的器重。

倪瓚論畫主張抒發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作者“胸中逸氣”,不求形似,他曾言,“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他的流傳作品正是這種思想的具體實踐,在美術史上,他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明清時代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將他置於其他三人之上。明何良俊雲:“雲林書師大令,無一點塵土。”王冕《送楊義甫訪雲林》説,倪瓚“牙籤曜日書充屋,彩筆淩煙畫滿樓”。明代江南名人以有無收藏他的畫而分雅俗,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兩代數百年畫壇影響深遠。今天,當我們重新欣賞《虞山林壑圖》的時候,他畫中表現的意境仍舊會打動並蕩滌著觀眾的心靈。

1  2  


下一頁免費開放:納稅人應有的權利——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上一頁清早期犀角雕張騫泛槎:5年升值約8倍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期
· 李漢平:在時代中繼續『寫意』人生
· 不標新立異 不隨波逐流——與李漢平對話
· 聚焦兩會中的藝術熱點(下)
· 紫砂壺文化決定價格
· 探問2011年春拍
· 古玉收藏家許國文:從“獨樂樂”到“眾樂樂”
· 新郵回調“老郵”俏 紀念幣鈔齊走強
· 清早期犀角雕張騫泛槎:5年升值約8倍
·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八)——倪瓚《虞山林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