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匯聚羅中立近年來藝術歷程的展覽——《語言的軌跡》在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的1號、2號展廳舉辦。《語言的軌跡》是羅中立15年來的首次個展,由此也拉開了《實驗報告: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視覺檔案》的大型系列學術展覽的序幕,之後包括張曉剛、周春芽、葉永青、高小華、何多苓、王廣義、方力鈞、崔岫聞、張大力等9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個展將陸續登場。 S:您為什麼選擇此時舉辦個展? L:每位藝術家在特定階段都希望能夠通過相應的展覽對自己的藝術創作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展覽為藝術家提供了一個與同行和社會公眾進行交流的平臺。因為擔任院長,在行政上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舉辦展覽的事情,包括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就一直被擱置了。對我個人而言,如果在展覽中沒有成熟的作品,無法體現新的藝術追求和創作實踐結果,那麼這個展覽是無法向自己和公眾交代的,所以之前一直感覺做展覽的時機未到。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當代藝術産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個人都開始調整自己的藝術目標,並付諸於創作實踐。隨著中國的崛起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藝術家和知識分子這類具有文化身份的群體都在思考今天中國的“當代”在哪,我也是其中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藝術家有責任、有使命建立真正切合當代中國情景、中國氣氛的當代藝術、當代文化。現在的我們太迷失了,總是談論歷史的繪畫,但今天的“當代”在哪,又如何去尋找?我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希望這個展覽能在這方面起到作用。 這些年我的作品雖然很多,但是並不符合以上説的做展覽的標準。但這次展覽屬於文獻性的展覽,不要求成氣候的大作品,只需要展現過程性,非常合乎我現在的實際狀況。同時,今年是四川美術學院70週年校慶,作為院長,應該起到表率作用,所以選擇這個時候舉辦個展。 S:您是如何處理好行政、教學和藝術創作這三者之間關係的? L:其實這三者肯定存在衝突。由於行政原因,我逐漸退出了教學,所以我面對的主要是行政和藝術創作的矛盾。在解決這個矛盾時,心態的調整非常重要。在行政班子的運轉上,需要同時在宏觀和微觀上做全面的把控,專業上也不能放鬆。其實行政和藝術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也需要有必須的頓悟,把握機會,同時要修煉良好的狀態。 S:擔任院長以來,您創作了大量的小幅作品,是不是經常有創作大作品的衝動? L:是,有非常強烈的衝動,真希望一下子就能投入到大作品的創作中去。但現在各方面的工作很多,時間不允許,相信以後能找到這個機會。 S:我們看到布展中也有您的雕塑作品,是什麼想法? L:多年來,我一直就很喜歡雕塑,它是我的一個夢想。我的油畫裏面其實很有雕塑感,所以語言的轉換上比較容易。與其他雕塑家的作品不同,我把自己後期藝術繪畫的特點進行了從平面到空間的轉換,強調繪畫和雕塑的結合,雕塑中突出了我後期對繪畫的思考。 S:四川美院出來的藝術家在市場上很活躍,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L:大家很關注市場,其實市場本身沒有問題,回顧美術史,很多大師級別的藝術家都精通于把握市場行情,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反而恰恰是這些人在美術史上金光閃閃,其藝術的光芒一直影響著後人的發展。中國的藝術市場有其獨特的發展過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理智地看待市場的産生、發展、成熟的過程。 S:您認為是什麼原因讓四川藝術家的市場表現如此之好? L:可以説四川藝術家是有好的表現,但這種表現主要是基於整個中國美術的良好表現,四川美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四川美院具有優良的教學傳統,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路有利於藝術家的成長和優秀作品的出現。就像我一直強調的,藝術教育不在乎給學生多少指點、講解和修改等,而是需要營造一個能帶給學生自信的環境,就像打造“酒窖”。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酒窖”造好了,那麼只要有好“料”,就有優秀的人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