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玻璃工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31 10:19:48 | 出版社: 內蒙古日報社

 

洪浩奧赫納雙年展 現場圖片

奧赫納是藝術家洪浩想像中的一個身份,洪浩經常以這個身份來進行藝術的構思。《奧赫納雙年展》是洪浩2003年以來開始做的系列作品,它是以圖錄和招貼的形式呈現藝術家的觀念。對圖錄和招貼的圖片選擇和將它們進行新的組合是洪浩工作的興趣所在,因為其所構成的浪漫和詩意的情緒讓人遐想。通過一系列沒有在現實空間中實現過的虛擬展覽,這些作品也對展覽機制提出了疑問。

倪海峰互惠的戀物 現場圖片

“互惠的戀物”試圖探索藝術與物品,藝術家與“消費者”——收藏家之間的複雜關係。這個計劃將是藝術家和收藏家之間的一個對話,這個對話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某收藏家的藏品,二是收藏“收藏家的人生”。作品由一段錄影和36個展臺構成。錄影描述的是該收藏家的庫房的鐵門;展臺上展示的是從收藏家那裏蒐羅來的的日常生活物品。

在當今世界,經濟運作與價值形成機制並不是簡單的商品化行為,而是一個使之適應于在“象徵交換”領域內運作的複雜過程,其目標是生産“象徵價值”,權力與文化資本。因此,用鮑德里亞的話來説,這是一種指向“戀物”的生産。同樣重要的是把“象徵交換”放在當今商品化的新階段—— “文化資本主義”(Jeremy Rifkin)的語境中重新思考。在“文化資本主義”階段,物品與其象徵物象之間的關係被顛倒,物象不是産品的的再現,而産品是物象 的再現。在這種情況下,一件藝術品被簡化為某種體現“象徵權力”,擁有者的氣質與生活方式、體制的權力,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是作者本人的威望的物象或符號。很明顯,今天拜物主義與其説是對“硬體”的迷戀不如説是對“軟體”——象徵的迷戀。

王魯炎 他者的預言 現場圖片

“他者的預言”用投影儀將王魯炎的收藏投影定焦在遠離墻面四五米的空間中,因此投影在墻面上的藏品影象十分模糊無法識別,只有當觀眾進入定焦點時,王魯炎的收藏才會清晰地投影、呈現在觀眾身上。隨著觀眾的移動,王魯炎的收藏時隱時現。在交流的語境中收藏能否出現,完全取決於他者是否進入。他者的評價和認同決定著收藏者藏品的價值和影響力,對收藏品未來價值的預言不是從收藏者角度出發而是從他者角度出發的,收藏的預言最終不是在收藏者而是在他者語境中實現的。收藏對收藏者而言幾乎是一種不可視的存在,收藏者收藏的“焦距”在他者介入之前總是模糊不清,收藏已經變成一種對他者介入的期待,收藏者對收藏未來價值的預言轉換成為了“他者的預言”。

1  2  3  4  


下一頁為什麼是布朗肖?上一頁電影的皮膚:跨文化電影,涉身性,和感官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當代藝術與投資第五期
· 我不在這裡。一個沒有弗朗西斯•亞歷斯的展覽
· 非常態的城市實驗-崔廣宇對於日常生活的響應
· 電影的皮膚:跨文化電影,涉身性,和感官
· 玻璃工廠
· 為什麼是布朗肖?
· 論壇:獨立電影的發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