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後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0 10:22:17 | 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本書回顧了三千多年來中國皇家藝術收藏所經歷的非同尋常的傳奇歷程,從青銅器時期一直到21世紀初葉。中國皇家藝術收藏的歷史折射出中國歷史本身跌宕起伏的發展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數量和品質方面總體上是越來越豐富,但由於自然災害、外族入侵、戰爭、偷盜、朝代更替、政權更疊、政治運動及其他現象的影響,又反覆地出現波動。

縱觀這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過程,我們發現,皇家收藏總是與彼時彼地的政治有著千絲萬縷,解不開繞不過的聯繫。事實上,本書一再議及的中心論點是:在中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將皇家收藏視為其合法性的主要來源,不論執掌政權的是古代的王朝還是現代的政府,概莫能外。同樣,每一個新政權的皇帝或是領袖,都希望把自己,或是自己的王朝和政府與皇家收藏聯繫在一起,如此一來,就可以通過國寶與過去連為一體,授予自己的政權暫時的合法性。這在中國幾千年的帝制時代無疑是真理,在今天依然是真理。

在今天的中國,國寶長久以來的分割象徵著國家的長期分裂。國寶分別被收藏在北京的故宮和台北的博物院,已達半個多世紀。這兩處收藏將來會合而為一嗎?會成為真正的“國家”博物院嗎?當然,這個問題只是國民黨和共産黨對抗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灣當局對峙50年的一個部分,一個子集,更切近的是台灣島上旨在實現“獨立”的本土化運動。這是一個政治問題,一個涉及到身份認同和國家主權的問題。

從1949年以來,兩個博物院一直在大陸和台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政治象徵角色。雙方都用皇家收藏來加強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來強調自己的政治權力和歷史遺贈。兩個博物院儘管幾乎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卻仍然互相指責對方。有時甚至毫不掩飾自己對對方的厭惡。1972年,當時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莊嚴在接受採訪時面露憎惡之色,聲稱“共産黨到處散佈謠言,説我們(台灣當局)打算在美國賣故宮的文物”1;無獨有偶,北京方面則指責台北故宮的工作人員企圖“盜竊”大陸的文物。然而,這在台灣方面看來,他們是在把文物從“###”(他們一貫做如是稱呼)手中搶救過來。

近來,兩個博物院之間實際上有了些合作。1992年,他們第一次參加了同一個展覽,即在華盛頓的國家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名為“1492年前後:探索中的藝術(circa 1492:art in the age of exploration)”的一次展覽。

大陸和台灣之間除了政治和外交上的鬥爭,在國寶分割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倒確實有理由採取寬容的態度。從北京來看,既然大量國寶滯留台灣,收存于一個仍然叫做故宮博物院的機構,那就意味著台灣是和大陸、和中國的過去聯繫在一起的,它無形中成了一條重要的紐帶。考慮到近年來台灣島民在身份認同上離中國大陸越來越遠,這一點就尤顯重要了。但###最近又發起了一系列運動,想改掉“故宮博物院”這個名字,把更多台灣當地的藝術品納入館藏,這些行為讓北京深感苦惱。

也許在某一天,兩處博物院會進行直接的交流,共同展出國寶,為某種形式的政治聯合搭建一座文化的橋梁。這樣或許會為兩院重新合併館藏打開一扇大門。如果這一切能發生,就將在中國皇家藝術收藏史中開創出政治服務於藝術而不是藝術服務於政治的新篇章。

中國皇家藝術收藏的歷史熔鑄了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本書作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豐富大家對這段歷史的了解,能激發其他人來續寫這個歷史傳奇。在過去的記錄和未來無數的插曲中,還有許多空白有待大家共同來填寫!

上一頁台灣故宮的建立(1)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鮮為人知的歷史:中國皇家收藏傳奇》
· 早期的皇家收藏
· 從私藏到公開:民國初期的珍寶
· 戰爭年代的藝術珍品
· 台灣故宮的建立(1)
·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