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紀念馬銘潔逝世五週年珍墨書法展
展覽時間:2017年9月7日—9月10日
展覽地點: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
前 言
“興來灑素壁,揮毫如流星”這是對出身名門梨園世家的已故書法藝術家馬銘潔先生的書法成就和豪邁之氣的真實寫照。馬銘潔先生去世已經五年了,為了傳承翰墨文化,弘揚工匠精神,紀念馬銘潔逝世五週年珍墨書法展于2017年九月八、九、十日在北京商務印書館舉辦。
已故書法藝術家馬銘潔
此次匯聚馬銘潔先生一生書法成就的展覽能得以全面展示,得益於馬先生的夫人許萍對中國書法傳承的奉獻精神,也離不開陳丹青先生的點撥和支援。許萍撰寫的“馬銘潔外傳”《寄往天堂的情書》也將在展覽上同期與觀眾見面,可以使觀眾更多了解馬銘潔其人、其字、其品。
已故書法藝術家馬銘潔作品
馬銘潔先生一九五八年生於北京,十二歲開始學習書法。先從柳公權《玄秘塔》《神策軍》入手,間及歐陽詢《九成宮》、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其後,臨習隋《龍藏寺碑》並《龍門二十品》。
數年後,學習行草,行書以李邑、趙孟諸貼為範本。草書以孫過庭《書譜》和懷素《自敘貼》開端。
1980年代初期結識胡間遂、侯鏡昶、李駱公等書家甚得教詣,並由此對金石碑貼知認漸深,後在胡問遂與侯鏡昶二位先生的指點下臨習了沈尹默、胡小石的眾多書作並漸重書法與書論的研習,近而便臨北碑與魏晉名帖。
已故書法藝術家馬銘潔作品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曾與富察莊靜先生探討唐楷中歐、顏、柳三家用筆之異同,並右軍《蘭亭》與魯公《兩稿》之風格。
三十歲後確立碑貼並重的書寫方法。楷書參習《鄭文公》《張猛龍》《張黑女》《刁遵墓誌》等碑與鐘繇、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及初唐四家之法,行草書則以二王與顏魯公相雜揉,于宋四家及明清董香光、何子貞、錢南園諸家多所涉獵。這一時期對金石篆刻産生興趣,自用印章皆為此時鐫刻,其印不追自創風格之風,而恪守鐘鼎、漢印之規範。
已故書法藝術家馬銘潔作品
二零零六年,因免疫系統低下造成全身濕疹,導致皮膚潰爛,雙手指伸展功能形成障礙,曾用腳寫下《風雨》。轉而加入中國收藏家協會,致力書畫鑒賞與收藏,其間偶有作品亦多為左手所書。
在他去世兩年前,馬銘潔先生因交通事故再次造成右手手腕骨折。隨後開始以左手書寫。待恢復後,又以病手作書,但多為行草、榜書大字。
馬銘潔先生於2012年8月5日因病去世,享年55歲。現存世作品約3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