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倫納德·科恩的詩與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19 11:32:48 | 文章來源: 三聯生活週刊

然後是無所謂。既然——反正——越來越老。無所謂得,也無所謂失;無所謂將來,也無所謂過去。他已經懶得去回憶。他當然也懶得去反抗,懶得去憤怒,懶得去爭搶。他甚至懶得去絕望。他已經看穿了這個世界,這個無聊虛偽充滿暴力爭名奪利的世界。他就像個退休的黑手黨(那張戴墨鏡吃香蕉的唱片封面就是最好的寫照),已經厭倦了打打殺殺的生涯,決定投靠另一個老大:他所愛的女人。因為一切都沒有意義,一切都不值一提。除了一件事——愛情。那就是倫納德·科恩式的情歌,蒼老而柔美,毫不激烈,毫無保留,把所有的情感與尊嚴都傾于自己深愛的女人,正如他流傳最廣的那首歌的歌名:《我是你的男人》(它以小小的、謙虛的黑体印在唱片封面那張黑手黨快照的上方)。如果你想要個愛人,他在歌中唱到(用一種近乎喃喃自語的低沉聲調):我會對你百依百順/如果你想要不一樣的愛/我會為你戴上面具/如果你想要個舞伴/請牽我的手/或者如果你發火想把我揍趴下/我就在這兒/我是你的男人。我是你的男人。他不停重復著這句話,像是一種咒語,一種哀求,或者,一種祈禱。

然後他繼續唱,也繼續老。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感到厭倦——厭倦了唱,也厭倦了老。1994年,60歲的他——已經是個真正意義上的老人——在南加州禿山上的禪修中心,開始了長達5年的隱居修行。不久,他正式成為禪宗和尚,法號“自閒”(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作為對以往人生的一種告別,“自閒”的意思是“沉默的一個”)。正是禪宗,以其特有的為所欲為,賦予了科恩式蒼老新的活力。一種生氣勃勃的蒼老,一種因為放下自我而變得無所不能的蒼老。他開始微笑,開始跳舞,一切都變得自然而然,就像風,就像溪流,就像一棵樹或一朵雲。5年之後,當他拎著皮箱裏的近千首詩歌,從山林回到城市,一如孔子所説,年近70的老科恩已經“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於是2001年,我們有了《十首新歌》。封面上出現了久違的色彩(一片如同暮色般的藍色,一抹令人想起晚霞的昏黃),久違的笑意,以及久違的女人(他的伴唱,莎朗·羅賓森)。他開始繼續唱——或者不如説在低聲吟誦——“我們依然做愛,在我的秘密人生”,“我老了,但我依然陷入,一千個吻那麼深”。他的聲音變得更加蒼老,更加深情,仿佛已經沒有火焰的溫暖爐火。(蒼老使他的深情更加無所畏懼,無所顧忌,同時也無所匹敵,因為蒼老對於矯情——深情最容易染上的毛病——有天生的免疫力。)他變得更加自由,更加輕盈,現在他可以自如地面對一切,通過釋放一切——不管那是衰老,死亡,還是情慾。所以2006年,72歲的倫納德·科恩,坦白——同時不無狡猾和驕傲地——把自己的新詩集(它們大多來自從禿山帶下來的那個皮箱)命名為:《渴望之書》。

《香巴拉》雜誌封面,科恩與他的禪修老師杏山和尚

《香巴拉》雜誌封面,科恩與他的禪修老師杏山和尚

這本書現在就擺在我面前。一年多以來,它每天都陪在我身邊。必須承認,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歌,我們也許不會去讀他的詩。這很難説是好是壞。一方面,正是那些美妙的歌把我們領向了這些同樣美妙的詩。(另一位詩人,挪威老頭奧夫拉·H.豪格,就沒有這麼幸運,雖然他的詩跟科恩的一樣迷人,我向你強烈推薦他的詩集中譯本《我站著,我受得了》。)而另一方面,他作為歌手的光芒如此耀眼,以致他的詩和小説很容易被忽略(就像我們忽略貝克特的詩和羅伯·格裏耶的電影)。不過,不管怎樣,我們的老科恩似乎都無所謂——出於謙遜,出於禪宗式的無我,出於深深的、無名的寂寞,正如他那首名為《頭銜》的詩所寫的:

我有詩人的頭銜

或許有一陣子

我是個詩人

我也被仁慈地授予

歌手的頭銜

儘管

我幾乎連音都唱不準

有好多年

我被大家當成和尚

我剃了光頭,穿上僧袍

每天起得很早

我討厭每個人

卻裝得很寬容

結果誰也沒發現

我那大眾情人的名聲

是個笑話

它讓我只能苦笑著

度過一萬個

孤單的夜晚

從葡萄牙公園旁邊

三樓的一扇窗戶

我看著雪

下了一整天

一如往常

這兒一個人也沒有

從來都沒有

幸好

冬天的白噪音

消除了

內心的對話

也消除了

“我既不是思想,

智慧,

也不是內在的沉默之音……”

那麼,敬愛的讀者

你以什麼名義

以誰的名義

來跟我一起

在這奢侈

每況愈下

無所事事的隱居王國中

閒逛?

閒逛。難道這不是對讀詩這一行為——多麼無用的行為——絕妙而形象的比喻?而我又是以什麼名義,在科恩先生那冷幽默、無政府、充滿禪意的隱居王國中,毫無節制地閒逛呢?回答是:以一個譯者的名義,或者,更抽象一點,以愛的名義。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