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那是87年的時候嗎?
李廣明:應該是87年、88年的時候,在農村我待了有一年多,幹部下鄉嘛,指導農村基層建設。
主持人:那個時候每天都畫畫?
李廣明:對,那時候我下鄉就是想畫畫,同時我在底下也辦了很多學習班,鄉鎮小學、中學的老師培訓他們,因為那時我色彩畫的在我們當地應該説是很棒的。
主持人:再接著,在下鄉回來之後呢?
李廣明:回來之後我就進單位,當時因為幹部下鄉有一個鍛鍊過程嘛,有一個規定嘛,只要從農村回來以後可能就要提拔,當時想把我作為一個培養對象,但是當官對我來説不是太適應,後來還是選擇了藝術。
主持人:後來我聽説您又下海了?
李廣明:這個過程中就結婚了,有了小孩以後可能對經濟要求就多了。
主持人:那個時候畫畫不能掙錢嗎?
李廣明:那時候畫畫在地方上掙錢還是不行。
主持人:所以後來就做了裝璜?
李廣明:對,後期我開了裝璜公司,開始做了三年多,當時也掙了不少錢吧。
主持人:然後就回來繼續做畫嗎?
李廣明:做了三年多以後我就停下來了,這個時候去在這裡學習進修,當時上的培訓班,然後我就留在北京了,這個時候給自己進一步的充電吧。
主持人:差不多是90年代末期是吧?
李廣明:那就是在2000年了。
主持人:也就是説這段時間是您潛心學畫的時間?
李廣明:因為我從地方到北京以後,畢竟跟這個藝術圈有點距離,因為是一個過程,從老家,然後2000年來到北京,這個時間段到底國際藝術發生了什麼東西還屬於模糊狀態,當然在老家的時候我也看這方面的書。
主持人:但是主要是到北京的時候,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書。
李廣明:西方發生的變化,我就在想這些西方原汁原味的東西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我想看西方和我們的區別在哪。
主持人:李廣明老師潛心學畫是在2000年。但是提到剛才尚老師説的,我們中國整體的藝術家,反思的階段是在90 年代初期的時候。
尚揚:也可以這麼説吧,這個過程一直在反思,是80年代到90年代,現在藝術轉型當代藝術是在90年代初期,就是中期這個時候,這段時間中國藝術家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説1992年的第一屆廣州雙年展,這是一個由一批批評家所組成的鬆散的同盟,他們操作一個展覽,這個展覽主要的策劃人是李鵬,李鵬已經感受到了藝術跟商業的結合勢在必行,他們就探討藝術和商業的關係,怎麼用巨大的方式推動這個事情,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策劃,找了一批藝術家、找了一些民營企業,他們來投資做一個雙年展,做這個事情,就把全國有影響的,和一些正在升起的藝術新星還有其他人等,融合起來參加展覽,評獎也很正規。
主持人:是不是各種風格的畫都會融合在一起?
尚揚:都有,這個展覽正好是把中國當時正在轉型藝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和努力在這方面工作的藝術家們都拉來參展,可以説這個展覽當時集中了中國最好的創作面貌,然後也進行評獎,也進行收藏,雜誌也進行宣傳。
這個事情變成一個事件,當然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東西。由香港含亞軒和原來文化策展的人,後來找到了有影響的藝術家栗憲庭,他們三方結合起來,就做了一個中國新藝術展,這個展覽先在香港舉辦,然後到澳大利亞、雪梨,後來到英國的一個畫廊展出,可以説把中國當時最好的面貌展現給西方社會,這樣讓西方社會真正了解中國發生了什麼,中國藝術家、美術界發生什麼事情,這個展覽的很多作品慢慢就形成了一種今天看來是經典型的風格,比如説栗憲庭當時他提出了兩個規劃展覽的方式,比如關於政治波普和玩世現實主義。
這兩個概念推出以後,正好是把當時中國的一批,把當時對中國現實關照的兩種風格展現在世界面前,今天比如提起90年代初期和提起中國現代藝術向當代藝術轉型離不開栗憲庭所提出的這兩個概念,到今天這兩個概念還在慢慢的延續,但是後來栗憲庭提出艷俗藝術,今天也還流行,所以栗憲庭對於當時中國當代藝術的推進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提了這兩個展覽,包括後來的展覽,使中國當代藝術的轉型成了一種很大的深思,使轉型成為可能,也影響了今天后來中國當代藝術的一種潮流。
所以今天你看從事藝術的這麼多人,有今天798藝術區,還有酒廠、宋莊,還有李廣明先生他們所做的美術館,超大型的美術館,2萬平米的美術館,都是因為以前所做的事情得出的結果,可以説他的展覽能夠容納這麼多展品,有50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參加,國內這麼多藝術家參加時間非常短,開幕那天去了三四千人,90年代初期是不可想像的,80年代就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今天都實現了,中國當代藝術在發展十幾年裏面這麼迅猛,所以我也想改革開放這30年,對中國文化的這種轉型,對進程和發展可以説影響深遠,影響後面可以説兩個世紀,今天中國走向真正全新社會的一個奠基。所以我想,我們的藝術在今天有幸參與這些活動,所以我就感覺到,我們今天很多的不幸,包括在生活裏面顛簸過,我們曾經在三十年年裏面也有過身心疲憊,但是感覺非常榮幸,我們都參與了。
主持人:就是一些大的事件你們都見證了。
尚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