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領域有許多事,按照正常邏輯有些解釋不通。比如,郵幣卡交易,都是按整封交接。藝術品漲價起碼是因為爭相購買造成短缺,而整封的100張,包裝完好,不能看出是什麼東東,也不短缺,為什麼會漲價呢?不拆開來欣賞不就等於買了一個概念嗎?書畫圈內也有同理的事。我經常被人請到家裏看成堆的畫,一個個信封或文件袋 裝著,主人不知道是好是醜,值不值錢。這堆東西就是一個概念:字畫,或被當做禮品,或是為了表示恭敬,到了主人家裏,他根本沒有打開欣賞過,或者即便有好東西,他根本沒有這種欣賞需要。
我想建立一個新概念:藝術品在途。一般商品在途是指商品出廠或出庫,運達收貨方的流動過程。商品進貨量,等於日消費量乘以在途天數,這就放大了社會商品的擁有量或製造量。非日常生活用品、非原材料和非低值易耗品,可採取按需生産、按需供應。一般商品在生産-使用流程中,除了在途狀態,尚有儲備、庫存、囤積、積壓等諸多環節和形態,而藝術品不是任何意義的必需品,不是消耗品,沒有時效性,從生産到使用,之間的所有環節都應視為在途。沒有達到終極目標的人和物,都是廣義的在途。傳統畫廊銷售備貨,是合理庫存;投資是囤積;大量不使用、不明價值屬性是積壓,或者是滯留。藝術品的終極價值有兩種,首先是即時欣賞使用,包括裝飾、宣傳、雅玩。經直接使用後,進入下一週期,可能會被當做財富珍藏,可能會被變賣。而財富珍藏不是使用,與變賣一樣使藝術品處於新一輪在途。新的買家可能會繼續簡單使用,可能會用著學術資料,可能會用於博物館陳列。上述兩個週期中,沒有實現任何一種使用,而是囤積,等待未來確定更高的價值,都屬在途。
一件藝術品,如果當前沒有任何使用價值,而指望未來有很高的價值,除非這個藝術家有成長性,後來的發展根本扭轉前面存量作品的性質。如果不是這樣,憑什麼保證沒有即時價值的東西能夠打動未來人?藝術品著眼未來價值實現,這就是投資性收藏,在它走向價值實現的在途過程中,同樣性質、同樣目標的藝術品會紛紛涌現,日積月累則形成龐大的藝術品在途數量,即使有使用價值,也會造成有限的目的地供求關係失衡,貶值、大量淘汰是必然結果。國家大規模銷毀庫存郵票,就是直接抹去不能實現價值的概念。書畫市場一件作品多年反覆交易,雖然連年漲價,只能説明人們對之有強烈的增值預期,卻沒有真正到達終極使用的彼岸。據統計,藝術品市場火爆後的2011年和2012年,排名前50家拍賣公司,成交千萬以上的拍品分別有22%和24%為多次上拍。小額成交重復拍賣只是無法統計。
有人説,藝術史就是迅速淘汰的歷史,在海量的時品中留存極少的精品,成為經典。把現時代沒有使用價值的藝術品,利用資本這艘破船,運達未來,如一般商品在途時間過長,等運達目的地時,也會錯過季節,錯過了流行色,或者會被更好更優的産品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