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各地文交所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出現在傳統藝術品交易市場中,這是除畫廊、拍賣行及藝術品博覽會之外的第四個交易平臺。但這個“新生兒”還沒有嘗到誕生的喜悅,就已引來一系列口舌之爭:“關閉論”、“規範論”、“國有論”、“創新論”等説法紛至遝來。
眾説紛紜之際,更多人開始反思文交所的本質和定位,文交所應充當什麼角色?提供什麼服務?在浙江省文交所,浙江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波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時説:“浙江省文交所從2011年8月註冊以來,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將於2012年2月底在杭州開張營業。”劉波説,浙江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資源相當豐富,很多外地文交所選擇在浙江設立網點,也是看中了浙江的文化積累。隨著中國老百姓物質生活的提升,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藝術品市場正以每年70%的速度遞增。市場是一種資源,浙江省既有文化資源和資本資源,還有客戶資源。所以對浙江省文交所來説,這種優勢是得天獨厚的,所以更需要把這塊資源做好做大。
劉波説:“浙江省文交所與傳統文交所有著本質的區別,浙江省文交所涵蓋面廣,業務範圍針對的是整個文化創意産業,而非僅僅幾件藝術品,更不是針對哪種古董藝術品。文交所對整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起著一定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何去實現文化創意産業和資本相結合,如何通過文交所讓文創産業發展,如何為資本找到進入文創産業的渠道,這個才是文交所設立的本質,唯有明確這個方向,文交所才有存在的價值。”
2月2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工作會議中指出,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文件精神,全面整頓各類變相搞股票、期貨、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交易場所。對此,劉波坦言:“藝術品基金的合作方式跟藝術品股票不是一個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而浙江又是資本大省,浙江的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都非常雄厚,文化資源只有在交易流通的過程中才能創造出價值,比如浙江製造的商品只有跟文化創意相結合,産品附加值才能得到體現。浙江省文交所成立的初衷就是如何使文化創意的元素跟傳統製造業、浙江的民營資本流通相結合,讓文化創意中的文化、創意轉變成實體商品,其目的是為了搭建文創産業和金融資本以及傳統製造業之間的橋梁,同時也是整個浙江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需要。”
如今藝術品市場交易也是魚龍混雜,甚至很多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作品,卻在經濟價值上得不到體現,在談到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究竟應該如何體現時,劉波説:“現在市場上確實存在著這樣的情況,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跟市場價值相背離。那麼對浙江省文交所而言,推廣一些具有較高藝術和經濟價值的作品,挖掘一些具備較高藝術造詣的藝術家,本身就是文交所的一個重要功能之一。文交所的本身也就是個市場,市場就具備發現功能。”
儘管浙江的文創産業正逐步佔據浙江經濟強有力的份額,但大多數文創企業規模總體偏小,實力不夠雄厚,如果要把文化創意轉變成産品,便要自己去尋找市場,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而隨著浙江文交所的成立,就可以將形象設計、文化創意、影視劇本等無形産品高效地轉變成有型的産品。國務院38號文件政策也對文創産品的交易、市場推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政策的有效指引下,浙江文創産業一定會伴隨著浙江經濟健康、穩步和快速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