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北京匡時2010五週年秋拍專場琳瑯力推精品佳作(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25 22:27:2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徐悲鴻(1895-1953) 猛獅圖 紙本立軸 1935年作 112×81cm

北京匡時2010五週年秋拍將於12月4日-6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拉開帷幕。為籌備本次秋拍,公司專業團隊數月來奔赴台灣、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地,在海內外著名藏家處徵集到了1400余件名貴藝術品,總估價達9億元人民幣,令人翹首期待。 本著“量少而精”的一貫方針,匡時反覆甄選拍品陣容,除將繼續保持以往的優勢項目如古代繪畫、古代書法、宮廷藝術品、油畫雕塑等專場外,還將重點推出清代“四僧”作品專題、“渡海三家”專場 、“海外重要私人收藏”專場和“王世襄藏爐”、“胡若思藏琴”兩個重點專場。另外,匡時還精心打造了犀角雕刻、紫砂名品兩個特色專場,期待給藏家和廣大收藏愛好者們帶來驚喜。

名家藏品領銜近現代書畫

近現代書畫價格近兩年穩步上升,特別是一些近現代大師的作品價格節節攀升,許多作品均誕生了千萬元的高價,今年春更是在價格層級上完成了從千萬級到億級的躍升。

為了回饋廣大藏家朋友,本專場特別準備了海外著名藏家所釋出的多年珍藏的近代大師精品。在“海外重要私人收藏近現代書畫精品專場”中,張宗憲先生珍藏的徐悲鴻罕見巨幅精品《猛獅圖》最為亮眼,該作品兼有西方素描的精確和東方水墨的神韻,筆墨酣暢、形象生動,給予人們以蓬勃向上的藝術感受和民族奮起的精神力量。已故著名華人收藏家徐展堂先生藏品中,張大千的《神鷹圖》是張大千畫贈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的一件精品,這樣的題材在張大千作品中可謂絕無僅有,堪稱稀世珍品;徐悲鴻《柏樹美人》是為著名華僑韓槐凖所作。新加坡著名藏家提供的張大千《夏山隱居圖》和齊白石《菊蟹圖》各具精彩,《夏山隱居圖》筆墨細膩,意境深遠,是大千融匯宋元各家筆意的佳構,謝稚柳先生在畫幅中的題跋也稱其為“大千先生中年精品”,出版在各類白石畫集中的《菊蟹圖》章法疏密有致,完美闡釋了“似與不似之間”藝術妙處。台灣著名藏家提供的傅抱石的《敬亭秋》是為其好友周寄梅所畫,畫面氣氛恬淡閒適,出塵脫俗之致,直現曉鐘初度暮鐘殘的意境,是一件傅抱石的傳世名品。張大千1938年創作的《黃山文殊院》以青綠設色寫就,敷色清麗典雅,直追古人堂奧。

三位晚年馳騁台灣畫壇的大師張大千、溥儒、黃君璧的作品組成的“渡海三家”專場,幾乎涵括了三位大師各個時期的代表風貌。張大千、溥儒的好友、著名銀行家張梵龍先生的幾件藏品異彩紛呈,黃君璧家屬收藏的黃君璧作品其精彩程度更是市場中所稀見,相信本專場中的亮點之作必將引來眾多收藏家的注目。

除上述外,傅抱石《赤壁泛舟》、《臨流濯足》均出版在各類傅抱石畫集中。齊白石《青蛙蝌蚪》、《花果四屏》、《四喜圖》、《牡丹蜜蜂》,林風眠《荷塘月色》、陸儼少《黃山勝境圖卷》、潘天壽《潯陽江景》等近代大師精品佳作的加入一起構成了匡時五週年秋拍強勁的近現代書畫陣容。

《石渠寶笈》、四僧專題扛鼎古代繪畫專場

鄒一桂(1688-1772) 竹石梅花 紙本立軸 165×82.5cm

古代繪畫歷來是拍場上重頭戲,去年秋古書畫市場就進入了億元時代,有明確出處的書畫更是受到藏家的追捧。著錄于《石渠寶笈》的書畫一直都是市場上的稀缺資源,行情逐年上揚,精品更是藏家爭奪的焦點。本專場最為搶眼的便是兩件出自《石渠寶笈》著錄的作品。一件是宋懋晉《摹諸家樹譜卷》,另一件為清代宮廷畫家鄒一桂的《竹石梅花》。《摹諸家樹譜卷》長七尺余,卷中共橅唐宋元諸家樹譜合計三十九節,各家風貌畢現,可見畫家功力之深。眾所週知,流散於民間的《石渠寶笈》作品以清代宮廷繪畫為多,明代以上作品甚少,如此長卷可謂珍稀之極。該卷曾為近代著名藏家林朗庵和程伯奮遞藏,清代宮廷裝裱保存完好,值得藏家珍視。鄒一桂的《竹石梅花》,是其85歲時所創作,乾隆皇帝親筆為這幅《竹石梅花》題詩一首,詩文為:“石角溪頭月照諸,冰香珠影澹如如。遙知瘦似枯梅者,梅樣精神未減初。”畫幅中嘉慶皇帝所鈐“嘉慶禦覽之寶”之原印剛剛在蘇富比春拍中拍出了近八千萬港元的價格,兩件拍品可互為印證。

1   2   3   4   5   下一頁  


與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網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