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北京匡時:三方合鑄藝術品拍賣"億元時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25 10:34:00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花卉壽字如意尊(局部)

在北京匡時日前舉行的2010春拍業績發佈暨五週年秋拍啟動儀式上,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國強就近期結束的匡時2010年春拍結果向媒體進行了公示,並宣佈北京匡時五週年秋拍徵集活動正式啟動。同時,董國強就媒體關心的藝術市場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盡解答。對於去年秋拍以來,突破億元價位的藝術品頻頻亮相拍場現象,董國強認為,是三方面的合力推動了藝術品拍賣市場“億元時代”的到來。

商報:自從去年秋拍之後,突破億元價位的藝術品頻頻亮相拍場,您認為這背後有哪些力量在推動?

董國強:我認為“億元時代”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受到來自三個方面不同參與者的合力推動。首先是以藝術品流通與經紀為生的行家們,他們依然是這個市場的中堅力量,加起來可以買走整個市場上將近一半的藝術拍品。由於行家這個群體對市場的了解相對深入,他們的積極參與是對市場具有信心的最直接體現。其次,是那些已經充分領略到藝術收藏的巨大樂趣和藝術投資的巨大回報的“老”藏家們,他們的持久熱情在不斷推高藝術品拍賣價格,並一手促成了“億元拍品”的誕生。再次,是不能忽視的“新”藏家們,他們雖然新近入場,但人數之多、購買力之強出乎很多拍賣公司的預料。本次匡時春拍約有25%-30%的客戶由這部分新藏家構成,一方面説明匡時的社會影響力在擴大,更重要的是説明藝術品投資的巨大潛力正在為更多人所了解。

商報:您所提到的新進場買家主要來自哪些行業與地域?他們出於何種目的介入藝術市場?

董國強:與老的藏家一樣,這些新買家來自各行各業,但以金融、房地産行業的企業主為多。他們投資藝術品的目的無外乎三種:合理配置資産、追求投資回報和個人興趣愛好。從地域上來看,上海、江浙、山西仍然是收藏重鎮,但近一兩年來華南地區買家數量也有所增加。

商報:在如此火爆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不斷攀升的價格究竟由誰決定?

董國強:藝術品市場的定價權不可能被幾個人或幾家機構左右,真正的決定權還在於市場。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在不斷壯大,藝術品的數量已經相對充裕,因此市場的供需情況已經能夠決定價格。在一個真實的市場中,即使是一件孤品,都可以找到同時期同類型的作品作為參照,從而形成估價區間。價格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只相信市場。我們平時在給每件拍品定價時一定會去儘量徵詢很多行業人士的意見,而不是單單聽從某個行家或者機構的意見。

商報:當前價格破億元的拍品集中在傳統書畫領域,這一行情會不會如同2008年的當代藝術泡沫一樣破滅?

董國強: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目前處於轉型期,它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藝術品投資的價值判斷息息相關,可以説,目前這個市場還沒有真正崛起,仍然處於初級階段。這體現在:第一,藝術品交易以散戶行為為主,缺乏金融機構及藝術基金的參與。第二,藝術品市場中缺少頂級富豪。在胡潤、福布斯排行榜上,中國前50位的富豪參與藝術品市場的大概不超過3個。而在西方發達國家,80%的富豪會將30%的資産配置為藝術品。國內藝術品市場一年拍賣成交額不過是幾百個億,而頂級精品價格的總和不超過20億。一個百億身價的富豪花20%的資金就能把市場裏的精品全部買走,可見這個市場並不成熟。

藝術品市場逐漸走向成熟是必然的,在這個過程中,精良藝術品,也就是名人佳作的價格出現波動是正常的,但不會改變整體向上的趨勢。我對藝術品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中國藝術品衝擊西方藝術品創造的天價紀錄完全可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實現。

商報:下半年的秋拍適逢匡時成立五週年慶典,匡時計劃如何維持並凸顯自身優勢?

董國強:專業、誠信是北京匡時自成立以來所奉行的準則,“量少而精”則是北京匡時在穩步前行五個年頭之後所形成的獨特風格。五週年慶是匡時總結過去經驗、彌補自身不足並繼續開疆拓土的良好時機。我們將鞏固既有的國際合作,更加深入地開展海外徵集工作;我們將在用心甄選名家專場的同時,不斷豐富拍品種類,廣泛積聚人氣;我們將致力於科學管理,力圖以更加齊整、協作的團隊風貌,迎接來自行業內部的競爭與挑戰。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