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美術館藝術對話:後網路時代的影像生存現實

時間: 2016-08-15 10:38:35 | 來源: 藝術中國

首頁> 資訊> 展評

董冰峰主持藝術對話

2016年8月13日下午,作為時代青年藝術計劃——“旋構塔·青年藝術實驗場”的學術研討活動,主題為“‘後網路時代’的影像藝術”的藝術對話在時代美術館35層舉行。本次藝術對話,由獨立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研究員董冰峰主持,媒體藝術家馮夢波,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媒體人、巴黎政治學院博士何蒨參加對話。

何為“後網路時代”?

主持人董冰峰闡述了主題中“後網路時代”的含義,他認為:網路對當代的影像創作的影響,並不僅僅表現在美學和展示問題的發展。網際網路開啟了個人參與政治(心理滿足)的新形式,但同時也展現了某種“去中心化”之後的斷裂:無窮盡的資訊碎片的干擾與政治意見表達的互相重疊和混淆,更不用説網路資訊就始終在強化一種“數字政體”的絕對優勢地位(如谷歌搜索)。同樣,“後網路”並不是完全指“網路”之後或更新的資訊技術的社會化樣態,也不僅指“網路藝術”,而是指基於網路生存中今天已經普遍固化了的文化和藝術中的一種意識形態,儘管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正在試圖批評或嘲弄它。 對於今天在藝術史框架下的當代藝術美術館和市場主導的藝術生態而言,一種後(反)網路的“影像藝術”的提出或與各式各樣的舊媒體勾連、重構關於“現實的感覺”(H.Dreyfus語)的工作,可能更加緊迫和重要。

馮夢波

馮夢波: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創作道路

在藝術對話中,馮夢波回顧了自己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創作影像作品的歷程。上世紀90年代,電腦還是新鮮事物,馮夢波出於玩的心理,最早買了一台蘋果電腦,當時完全沒想到未來會用電腦創作藝術。因為自己喜歡打遊戲,就自然把遊戲與自己的一些想法結合了起來,從1994年的首部作品《長征》,到2008年首次完成一部遊戲,馮夢波始終與遊戲的發展聯繫在一起,他的作品歷經多次改變,從線上互動,到線下體驗,但始終與遊戲的發展聯繫在一起,自然也與電腦和網路分不開。

馮夢波不認為自己是一名錄影藝術家,在他看來像白南準這樣的錄影藝術家,作品總是與電視機分不開的,沒有電視機就不能稱之為“錄影藝術”,因此他更喜歡稱自己的藝術是“電影藝術。”他説:“不相信藝術可以被界定,作品都是藝術家憑本能做出來的”,在回顧自己的美院受教育歷程時,他説自己的營養反而都是來自非造型藝術。

張獻民

張獻民:一套超越文字的體系正在來臨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從文字與圖像的關係角度進行了闡釋,他説自己很多年以來希望造一套超越語言的體系,現在它離拐點越來越近,越來越接近黎明,而當這套圖像系統真正替代了語言系統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今天使用的語言系統是多麼偉大。

何蒨

何蒨:多數藝術家僅是“更新”,談不上“創造”

何蒨以制度與藝術的關係進行了解讀,她認為藝術即是創造力,而一個支援藝術的社會應該是以釋放最大的創造力為目標的。在當下,我們誤解了“創造”、“創新”、“更新”的含義,大多數藝術家只能算是“更新”,並不能算“創新”,更遑論“創造。”在中國,大多數藝術家都在真空瓶子裏討論問題,並不接社會的地氣。西方文明是一種高度自治化的文明,中國與之並不相同。

本次對話在時代美術館35層展廳舉行,三位嘉賓從各自角度出發,談及影像及網路對當下生活的影響,對觀眾具有非常大的啟發意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