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討會現場
2014年10月18日,“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展覽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自六十年代傷痕藝術,至政治波普、艷俗藝術,中國出現一種基於題材的批判;後來,出現基於前衛藝術的批判,以另類空間和事件博人眼球。而在當代藝術整體認知處於轉型的關鍵時刻,提出第三種批判——形式語言的批判,藝術家在主體構建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敏感地深入材料的物質性,探索身體與材料的關係。
學術研討會現場
北京時代美術館持續關注當代藝術家的主體構建、藝術語言的形成,因而舉辦此展覽。開幕式當天全天舉辦了研討會,進行該話題的深入探討。策展人劉禮賓認為:在三十多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中,“題材批判”、“前衛批判”發揮了其作用,但“藝術語言的批判性”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或者已經發生,在時下尤其明顯,但在在文本梳理、展覽展示中一直被忽視。同時,在“事件”優先,“戾場”至上的當代藝術氛圍中,前兩種批判中的潛在的“藝術語言”線索也被遮蔽。深層原因是對“藝術本體”的嚴重忽略,更深的原因來自於“庸俗社會文化論”的扭曲變形,無孔不入。
展覽文獻展示
如果細緻梳理中國當代藝術史,從吳冠中對“形式美”重要性的提出,到“85美術新潮”藝術家在語言層面的探索(比如浙江美術學院張培力、耿建翌有意識“平涂”,以對抗“傷痕美術”藝術家的蘇聯、法國繪畫技法傳承),乃至到90年代的“政治波普”藝術家的語言特質(比如張曉剛這段時期繪畫語言特徵的轉變),以及新媒體藝術、裝置藝術、攝影、行為藝術等等,都可以發言“語言”一直是困擾、促成藝術家創作的一個最敏感,也最具挑戰性的命題。更毋論中國抽象藝術家的持續探索,實驗水墨藝術家融合中西,現在看來並不十分成功的努力。
譚平作品現場
時下,當代藝術家的“藝術語言探索”已經瀰漫出了視覺語言層面,或者抽象藝術領域,已經成為“主體”自我呈現的一種方式。“物質性”、“身體在場”被反覆提及,兩者緊密的咬合關係也已經建立,他們的“批判”已經衝出“題材優先”、“立場優先”這一瀰漫于20世紀中國藝術的迷霧,並與西方藝術界對此問題的探索表現出相當大的差異。如果此時不把這樣一種探索進行充分展現,可能是我們的失職。
張培力影像作品
本次舉辦《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展覽,就是基於二十幾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文獻,進行詳細的文本梳理,展場設計,書籍出版,從而進行更為明晰的凸顯。
本次展覽參展藝術家包括:陳若冰、崔岫聞、劉韡、劉小東、李松松、蔣志、盧徵遠、馬秋莎、邱志傑、任戩、隋建國、譚平、王光樂、王璜生、王華祥、徐冰、徐龍森、蕭昱、于凡、楊心廣、張培力、展望(按拼音先後順序排列)。
展覽將持續至11月4日。
觀眾觀看肖煜作品
王璜生作品
觀眾觀看馬秋莎作品
觀眾觀看楊心廣作品
觀眾觀看崔岫聞作品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藝術家文獻展示
藝術家文獻展示
藝術家文獻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