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專訪策展人石冠哲——解讀“超級景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11 17:33: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石冠哲,年輕的80後策展人,現就讀于中央美院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石冠哲與高遠共同策劃的《超級景觀——圖像世界的多重邏輯》展覽以圖像語言的多重性作為切入點,著重探討由圖像本體生發出的藝術風格和敘事手段,以及圖像構成邏輯,進而延伸到繪畫的自反性和圖像表達的可能性問題。在專訪中高遠對於展覽策劃過程及展覽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答。

藝術中國:請簡要介紹策劃這次展覽的主要過程?

石冠哲:我們三個朋友在一起,我和高遠是學理論的,另一個朋友是石家莊美術館的藝術總監,也是副館長,叫陳磊。我們坐在一起就聊這個事,當時我們提出有沒有機會利用石家莊美術館這個平臺做一個當代油畫的展覽。陳磊説美術館方面也希望做這麼一個展覽,希望能從中央美院拉一些資源過去,也是做一個當代藝術的普及,但是不要太抽象。當初他們還提出個要求,不僅不要太抽象還不要太晦澀。作品的顏色不要太灰暗,要考慮到老百姓的接受程度。這個沒問題,因為我們也會考慮到展覽的落地性,所以雙方是一拍即合。館方也是很有執行力的,很快就給了我們回復。劉峰館長説這個事可行,我們就著手籌備這件事。現在想來,從意向的提出到展覽的開幕,前前後後用了大半年的時間進行準備。在項目有了雛形之後我就拿著文案找我的導師余丁教授,説了一些情況和想法,並且邀請他擔任學術主持。他進來以後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一方面是學術把關的問題,我們經常和他對展覽主題進行交流。另一方面,是他的學術品牌問題。這是很重要的,一些目前很活躍的藝術家之所以能加入,我覺得也是因為有這麼個學術主持在這。

藝術中國:這次參展的藝術家基本上都是中青年中較成功的學院藝術家,這次選藝術家的標準是怎樣的?

石冠哲:其實我和高遠還是按照這次展覽的主題來進行藝術家的篩選。有些藝術家雖然之前沒有打過交道,但是他們的作品面貌還是挺了解的。可能你會發現展覽中的大多數藝術家都在學院中有著教學崗位,但也有尹朝陽和何汶玦這樣的職業藝術家,同樣也有著孟斯特、趙亞南這樣的青年學生。我覺得他們總體上還是代表著在這個主題範圍內中國目前最高水準的一群藝術家。

馬曉騰 春和景明 146cm×240cm 布面丙烯 2011年

藝術中國:這次你們選石家莊美術館做這個展覽,是不是考慮到當代藝術需要向地方美術館傾斜,更好的做當代藝術的普及?

石冠哲:當代藝術在中國比較火的地方還是北上廣。除此之外,有的地方有一些藝術院校,比如八大美院存在的城市:重慶、武漢、西安等地。這些城市的老百姓與學生可能對當代藝術比較有熱情。總體來説,除去這些經濟發達地區,沿海地區和藝術院校所在的城市。中國的老百姓對當代藝術接觸很少,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當代藝術,我覺得當代藝術還是得通過美術館,或是策展人,藝術家,他們有意地去推廣這件事,把當代藝術推廣到二三線城市去。當然在介入的過程中還是要考慮所謂的“落地性”。怎麼樣才能和當地的情況更好的結合起來,這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我覺得中國傳統藝術還是佔主流,可能我們做當代藝術這行的人會覺得身邊的批評家、策展人、藝術家都是做當代的,有這麼一個假像,以為當代藝術很火,其實還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圈子。比較而言,那些對當代藝術不了解的人,也許更容易去接受。畢竟,首都的觀眾,上海和廣州的觀眾見多識廣。假如你在北京做一個比較普通的當代藝術展覽,很多人就會覺得這個展覽沒什麼,因為大家見的太多了,好藝術品和好藝術家都見的太多了。把一個中等的資源放到地方上去,反而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1   2   3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