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杜蘅情懷——朱軍繪畫作品展"于中國美術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17 23:55:1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主持人朱迅與相聲演員周煒主持畫展開幕

2014年5月17日下午三時,“杜蘅情懷——朱軍繪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五號展廳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畫學會、中央電視臺畫院主辦,八八空間文化傳媒及國華影視基地共同協辦。此次展覽是朱軍從少年夢戀藝術到如今手執畫筆五十年來對人生感悟的表達。朱軍本人表示,為籌備該展覽他共準備畫作百幅,最終於中國美術館展出其中的68幅近作。

開幕式現場,來自書畫界、文藝界、傳媒界及政協的嘉賓歡聚一堂,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畫家范曾、美術理論家邵大箴,表演藝術家藍天野、唐國強、趙本山、濮存昕、朱時茂,主持人李瑞英、白岩松、趙忠祥、倪萍、陳魯豫,歌唱家譚晶、楊洪基、韓紅,文化學者于丹等數百位朱軍的親朋好友到場祝賀。洪金寶之子洪天明與樊少皇、王喜等香港明星亦前來觀展,洪天明代表香港藝人協會和其父洪金寶對此次畫展送上祝福,希望朱軍此次畫展開辦順利,並預祝在國畫的道路上繼續加油向前。開幕式現場星光璀璨,人群絡繹不絕。


開幕現場賓朋滿堂


從左至右:洪金寶之子洪天明與樊少皇、王喜代表香港藝人協會送上祝福
        此次參展為觀眾呈現了朱軍近年來所作繪畫精品,其中人物、花鳥各半,這也是非繪畫科班出身的朱軍的首次個展。朱軍自幼喜好書畫,因而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家都知道我拿話筒30多年了,其實大家不知道,我拿畫筆已經40多年了”。正是這份執著和對繪畫的熱愛,使得朱軍找到了主持以外的另一片“藝術人生”——鮮花和掌聲漸成虛無,而與繪畫的獨處則格外安靜悠然。



朱軍致辭感謝

        朱軍眼中的繪畫格外純凈,筆與紙的磨合仿佛是一種人生體悟與修行。“繪畫使人安靜和篤定,浮躁的筆下不會畫出靈性。由於繪畫,我更多的開始關注人的內心世界......我試著在另外一個空間裏尋找自己。在這裡我仿佛重新活了一回。我肆意的揮灑,按照天馬行空的精神畫出一個我不曾經歷的世界,畫出我的執著,給我另外一個人生。”


開幕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致辭

        一花一草總關情,一顰一笑觸人心。朱軍的人物繪畫生動傳神,融西畫寫生造型與傳統寫意法于一體。他以藏族人民西北風情為主題畫作記述了當年在西北生活的內心感受。其中的畫作《康巴一家人》,人物眼神中無不表達出對未來生活的熱愛與嚮往,更是作者對和諧社會以及中國夢的真情寫意。

        除此之外,花鳥畫也是朱軍繪畫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繼承了傳統文人畫的氣息,並不斷探索創新,花鳥畫在勾、勒、點、擦、皴、染中講究意象表現,追求形神兼備和正大氣象,具有繪畫中十分重要的品格美,行筆潑墨之間也不難看出作者的用心經營。同時,此次展覽還展出了朱軍對中國古代傳統佳作的臨摹作品,如八十七神仙卷、永樂宮壁畫、虢國夫人遊春圖、敦煌壁畫等。


朱軍國畫老師範曾致辭

        朱軍于2008年拜國畫大師範曾先生學畫,成為他的關門弟子。開幕式上,范曾對朱軍繪畫的進步與用心做出了積極的肯定,並對朱軍未來繪畫的發展報以極大希望。正如范曾所説,他看中的並不是朱軍的“畫技”,而是舍得下“笨功夫”的態度與執著。這是藝術家一種珍貴的品格,用心去感受、用畫筆去揮灑,因為真實所以醇厚,因為熱愛所以動人。


范曾題詞

        著名美術理論家、批評家邵大箴先生對朱軍給予了高度評價:繪畫這件事,包含了“技”與“道”兩個層面,對藝術家來説,技術與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基礎,但作品要達到一定的境界,則必須有主觀精神的融入,有全面修養的支援。畫品是人品的反映,是評斷繪畫創作的重要尺規。一個人的繪畫技巧不可能盡善盡美,但只要對繪畫格調有所自覺,那麼他未來的繪畫空間將是廣闊的。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表示,“我們所處時代的文藝繁榮發展為文藝工作者施展才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朱軍向繪畫領域的跨界拓展,正是時代的機遇。朱軍作畫,不僅出自對美術的興趣,還出自用畫筆寄託情懷的理想。”


展覽現場

        藝求其道,術求其理,溯從所願,用藝術點亮生命,以情感溫暖人心——這正是朱軍的畫展帶給人們最深的感悟與思量。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26日。(文/付朗)


現場報道


朱軍為觀眾講解作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