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嶺南古代千年遺珍薈萃廣東省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08 16:30:26 | 文章來源: 南方日報

昨日,廣東省博物館迎來了來自粵港澳三地的考古精英,共同揭開“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的帷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廣東省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澳門博物館承辦。

作為廣東省博物館2014年首個開年大展,本次展覽是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的盛事,也是三地文博界繼“東西匯流”、“海上瓷路”之後的第三次重要的文物大展。展覽以嶺南地區重要考古成果為線索,整合粵港澳地區30多家文博單位的藏品資源,通過來自粵港澳三地的560件(套)文物,向觀眾展示嶺南先民的文明軌跡,為嶺南地區在中國文明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重要佐證。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28日。省博展覽結束後將移師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澳門博物館展出,並有可能在海外巡展。

全方位展現嶺南文物風貌

本次展覽分為“文明曙光”、“天南重地”、“瓷路遺珍”、“走近考古”四個篇章,觀眾既能從中窺視恢弘的南越國宮殿和神秘的帝王陵寢,亦可徜徉在海上絲綢之路上,領略千年貿易的繁榮。

“粵港澳三地文化屬於同一脈絡,同根同源,卻呈現出與中原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徵。這次展出的展品,也反映嶺南自古就與長江、中原等文化圈有著頻密的交流。”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興華表示,在先秦文物方面,本次展覽可謂三地首次聯合展出,能夠完整呈現出嶺南文化的本來面貌。

其中,年代最為久遠的展品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香港大埔黃地峒遺址出土的一系列多件片狀石器。這些石器製作水準高,是香港最早期的人類活動的見證,改寫了華南地區的文明史。來自曲江馬壩遺址的一塊獸面紋玉環也異常精美,充分反映了嶺南先民的審美特色。

那些從王家領地出土的文物,更是彰顯著不凡的王室風範。出土自南越國宮署遺址的“萬歲”瓦當,銘刻著南越國朝廷往昔的輝煌。這些瓦當有著強烈的時代和地域風格,來自中原的瓦、地磚與嶺南以竹木為材料的幹欄式建築互相融合,體現了南越先民對中原先進文化的吸收和借鑒。從同一地點出土的南漢龍首形鴟吻也不甘示弱,精緻生動的建築構件充分反映工匠技藝的高超,文獻中記載“玉堂珠殿”的氣象,從中可見一斑。

宮殿建築的恢弘形象固然引人遐想,古人的日用器物卻更生動地重現他們的日常生活。從南越王墓出土的多件玉劍飾,款式眾多,構思奇巧,講述著古代貴族和武士身份的尊貴,陳放于展廳之內依然熠熠生輝。産自西周的獸面紋青銅盉則是省博的鎮館之寶之一。盉身紋飾繁縟,活動鋬手由上部小圓柱與盉身特鑄的一條小龍咬合而成,構思相當巧妙,堪稱目前廣東出土最為精美的一件青銅藝術精品。

在“瓷路遺珍”部分,豐富的歷代瓷器生動記載著粵港澳地區長盛不衰的海上商貿史。無論是從“南海Ⅰ號”出水的南宋德化窯白釉印花瓜棱執壺,還是來自“南澳Ⅰ號”的明代五彩開光折枝菊花紋蓋盒,其精美的製作工藝令人嘆為觀止。而從澳門聖保祿學院遺址出土的多件克拉克瓷碗,反映了明代晚期中國與葡萄牙往來頻繁的貿易,為澳門作為東西文化橋梁的地位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過去中原文化常常將嶺南説成是‘南蠻之地’,但其實‘南蠻不蠻’,相信這次展覽能讓觀眾對嶺南文化的觀感有很大改觀。”鄒興華總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