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矢控”,“失控”?原弓文獻展亮相廣東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23 13:47:4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原弓在展廳內向觀眾介紹作品

2013年11月8日至12月4日,“矢控——原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這次展覽採取了階段式開展的方式,11月8日至11月19日,以圖片和視頻影像展示為主的7號廳先開幕,11月20日以後7、8、9三個展廳共同開放。

7號展廳以圖片和視頻呈現出原弓近幾年“霧”和“空襲”系列題材的作品文獻,8、9號展廳則是重現了原弓的工作室以及這次結合廣東美術館場地進行的作品。原弓想帶走廣東美術館的一塊墻壁,雖然這個想法沒有最終真正實現,而是以燈光效果的方式實現出來,但還是顯示出原弓作品的一貫風格——對展覽現場的干預。他在展廳內重新打造了一個空間,並對這個空間進行破壞,在從空間內破壞出來的部分也被懸挂在墻壁上成為裝置,伴隨著他最具代表性的“霧”,這件作品被命名為“祥雲”。

“祥雲”展廳

這是原弓第一次在國內大型美術館中的個展,同時也是他的第一個具有回顧性質的文獻展,展覽回顧了他自2011年以來的一系列藝術實踐和探索思考。2011年對於原弓的藝術創作是一個分水嶺,他的創作方式由過去借助社會事件發生了轉向,找到了一種屬於自己的語言方式“霧”,他在威尼斯中國館的作品“空香6000m³”廣受讚譽,從此“霧”這種特有的語言形式就與原弓聯繫在了一起。

原弓一直是一個不乏爭議的藝術家,2013年他先後在威尼斯、上海實施的“空襲”作品再次把他推向爭議的波瀾高潮,這些作品中他運用飛行器、黃色濃煙等呈現出一幅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畫面,他以此映射出世界暴力和不安定的真實狀態,包括事件過程之中不可預知情況的發生,這些都是他事先預想的作品的一部分。“矢(通“施”)控”與“失控”的角力成為原弓作品中思想的核心。

原弓在介紹作品,他的背後是美術館布展用的刻度尺,這被原弓作為展覽的一部分,意在挑戰標準

在原弓自己看來,“霧”和“飛行器”都是他自我的延伸,通過它們他呈現出自己與社會,社會各個體之間的關係,或“干預”或“控制”, “關係美學”是原弓近幾年理論基礎,展廳內的新作品“蜘蛛”將這種關係以“物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件龐大的裝置作品中蘊含了“飛行器”等裝置,這件裝置未來可能能夠行走起來。

2013年對於原弓來説很忙,他在香港、上海等地的多次個展以及9月份他的藝術工作室遭到強拆,這些都讓他頻頻出現在新聞報端,但這些與現場展覽環境發生的關係以及突發事件的産生都變成為了他作品的一部分,這種身體力行的參與以及與周邊環境的互動,甚至包括對突發事件的控制,正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一種新的介入方式。

大型裝置作品“蜘蛛”

“蜘蛛”局部

11月19日上午, 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幾位批評家來到廣東美術館,對原弓的藝術作品進行探討,會上幾位批評家説原弓這次的展覽不夠“狠”,事後原弓對此回應説:“這個展覽其實是一個文獻的展示,是讓大家了解我藝術工作的一貫性,我並沒有把廣東美術館作為一個展覽現場,這個現場對我來説並不刺激。美術館永遠是我的一個舞臺,而不是戰場。” (文/許柏成)

“矢控”工作室

原弓在介紹“空襲”在各地的過程,背後是關於作品的照片

參加原弓作品研討會的批評家在合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