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伊朗裔藝術家西麗•娜沙特2013北京演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16 09:06:28 | 文章來源: cafa.com.cn

在敘述了生活背景與經歷對其藝術理念的影響之後,娜沙特按創作時間先後,將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一向大家作了展示。

展示的第一件作品是完成于1993-1997年的攝影作品《安拉的女人》。她解釋到,在伊斯蘭革命之後,現代性被政府機制化並反映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而她在這件作品中想著重表現的是伊斯蘭女性在伊斯蘭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緊接著,她再次提到了講座伊始播放的影像作品《狂暴》(1998),同時還展示了另一組1999年創作于摩洛哥的作品《狂喜》。從這些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藝術家對於男性與女性對立關係的思考,以及對於女性反叛意識的突出強調。

在娜沙特關於《通道》(PASSAGE)、《生命之樹》(TOOBA)等影像作品的介紹中,我們發現她逐漸把創作方向轉入了電影藝術領域。其電影作品的代表作是2009年一舉摘下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的《沒有男人的女人》。該部作品改編自伊朗作家帕西普爾的長篇魔幻寫實性小説,講述的是1953年四個伊朗女人追尋反叛傳統的生活經歷。娜沙特坦言,通過這樣一部作品,她不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神秘的一面,也可以更好地表達對伊朗的政治和社會的思考。

此次將在北京展出的“列王紀”作品則是娜沙特于2009年以“阿拉伯之春”和“伊朗綠色運動”為背景而創作的,其靈感來源於11世紀伊朗詩人菲爾多西所創作的同名史詩《列王紀》(SHAHNAMEN)。娜沙特希望能以此件作品紀念在抗議政府腐敗運動中為正義而勇敢犧牲的無名群眾。

除了以上作品外,娜沙特還向觀眾介紹了幾件創作時間相對較近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不論是去年在埃及與一位美籍攝影師合作的作品,還是她與著名影星娜塔莉•波特曼剛剛合作完成的短片,都延續著她對於人和人性思考的創作主旨。

講座最後,娜沙特還與大家一起分享了她今後一段時間將展開的創作構想:她將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一位20世紀伊斯蘭世界最偉大的女音樂藝術家身上。她計劃于2014年在埃及著手創作這部電影作品。

縱觀娜沙特的藝術創作,我們不難發現,她在黑白攝影、影像短片、電影藝術等多種創作形式中都表現得遊刃有餘。娜沙特笑言,這種自由變化是源於其個性中的不安分因素,而這種“不安分”的個性恰恰是其不斷變化的生活經歷所造就的。娜沙特在“自我放逐”中,為我們描繪出一張個性張揚的文化藝術地圖。在這張地圖之上,她通過自身細膩而獨到的視角透視著社會百態。她始終致力於把美國、歐洲的文化,埃及的文化,與其家鄉伊朗文化相交融,從而碰撞形成了絢麗多彩的藝術火花,展現出驚人的藝術感染力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正如她本人所言,她的作品處處充滿了隱喻和象徵,這使得觀者對其作品充滿了變化莫測的想像和聯想。正因此,講座之後的提問環節,現場觀眾不論是對於娜沙特本人還是其藝術作品,都充滿了好奇。時間也就在觀眾的爭相提問中一分一秒地流逝了。至晚上八點半,本次講座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了。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