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弗朗西斯·培根:20世紀的黑暗之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8 11:28:53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藝術家及其追隨者

1971年10月,培根在巴黎大皇宮舉辦大型回顧展。這是他職業生涯的巨大成就,他是第二位享此殊榮的在世藝術家,前一位是他的偶像,畢加索。

這一期間,他和戴爾的關係已經出現裂痕。戴爾陪同培根來到巴黎,但無法接受洶湧而來環繞著藝術家的政要和崇拜者,將自己沉溺于酒精和藥品中。哈裏森介紹説:“戴爾帶了一個委內瑞拉小白臉回到他和培根共同的酒店房間,但培根抱怨這位男士有腳臭,搬到了隔壁房間。”第二天,戴爾被發現死在廁所馬桶上。

在開幕式那天早上,人們在酒店房間裏發現了死於藥物過量的戴爾屍體。培根以專業的姿態完成了當天的準備工作,維持著迷人形象,整晚和大家在一起。“但戴爾的死深深影響了他。他意識到潑灑金錢,制止戴爾偷竊,剝奪了他的身份,也終結了他存在的理由。”哈裏森如是説。

不久之後,培根以死亡場景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三聯畫,其中一幅,是戴爾臥倒在馬桶上,往馬桶裏嘔吐。“1972年戴爾三聯畫的流動形象,似乎是生命從他體內泄漏而出,”哈裏森稱之為“令人難以忘懷的黑暗哀歌”,“是驅魔,也是驅除心中的愧疚。”

戴爾去世5年後,培根與一位小他40歲的英俊的吧臺小弟約翰·愛德華茲展開了戀愛關係。培根再一次在新歡身上浪擲金錢,給他在附近購置了公寓,加上郊區的別墅。愛德華茲對於恩客全心全意,但與戴爾有重大區別。

“愛德華茲是一位好脾氣、有愛心的年輕人。他崇拜培根,”哈裏森説,“但他不會胡説八道。當培根開始大發脾氣或者開始毒舌,愛德華茲會説,‘我現在要走了,弗蘭西斯。’然後就會直接離開。”像戴爾一樣,他對藝術一無所知,對培根的很多描繪他的肖像也鮮有理解。培根遺産基金會主席布萊恩·克拉克(Brian Clarke)説,“約翰只是會問培根一個問題,‘你為什麼總是把我畫得像一隻猴子?’”

晚年的培根變得更為平和,他與愛德華茲的關係更像父子之間的關係。培根將愛德華茲設立為自己的惟一繼承人。

此時的培根對於後進畫家來説也是一個重要的領導者,在倫敦,他與盧西安·弗洛伊德、邁克爾·安德魯斯、弗蘭克·奧爾巴赫、里昂·科索夫、羅恩·基塔依等一幹傾向於具象風格的畫家被稱為“倫敦畫派”。其中,培根和小他13歲的畫家弗洛伊德維持了30年的友誼常常為人所津津樂道。

英國藝術評論家威廉·費沃正在完成一部關於弗洛伊德的傳記,他介紹説二人的友誼始於二戰期間的倫敦,當時弗洛伊德21歲,培根34歲。

比之同時代畫家,培根的作品更令人吃驚,瘋狂而無所顧忌。盧西安是他的崇拜者,他同樣欣賞培根對於上流社會不屑一顧的態度。”費沃説道,“二人同樣非常聰明、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欣賞嚴肅的談話,也喜歡風趣和挑釁。他們都喜歡結交公爵和公爵夫人,同樣熱愛狂歡到黎明。”

“作為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孫子,盧西安·弗洛伊德理解培根複雜的性心理。”費沃進一步解釋説,“對於年輕的盧西安來説,他是一個戲劇性的人物,不顧一切的浪漫主義者。”

弗洛伊德和英國諸位名媛的愛情故事非常有名,而在他的床腳,他總高高挂著弗蘭西斯·培根1953年創作的兩個互相糾纏的男性裸體。“盧西安表示這一作品啟發他良多,自己不會讓其離開視線,”費沃説,“他甚至不願意將之借出做展覽。”

珍·威洛比女士在20多歲時成為弗洛伊德的摯友,有傳聞説她將成為弗洛伊德第三任太太,最終並未成真,但二位保持了終生的友誼。慢慢地,她積累下關於這兩位藝術家的重要收藏。當弗洛伊德去年去世後,這幅作品而今懸挂在她的臥室中。

1975年,66歲的培根開始頻繁前往巴黎。在那裏,他繼續擁有大量擁躉,澳大利亞藝術史學家艾迪·巴塔赫和萊因哈特·哈瑟特成為他在巴黎的鄰居和晚年的摯友。

在他們家中墻上的醒目位置有一幅培根為夫婦二人創作的肖像。“我們認識培根4年後,有一天他突然宣佈,‘我現在準備為你們畫一幅肖像。’”巴塔赫回憶道,“我那時候蓄著鬍子,弗蘭西斯説,‘艾迪,你必須剃掉鬍子,那是一幅面具,我看不到你真實的面容。’我不太情願地剃除了鬍鬚。然後培根説,‘哦,不,你留著鬍子看起來更好。再留起來吧。’然後我又留起來了。他花了3周時間,在巴黎工作室創作我們的肖像,我們不被允許在那裏觀看創作進程,直到他完成。有天,弗蘭西斯説,‘哦,今天我將你也摧毀了,萊因哈特。’他將作品交給我們之後,有一天,他又想要回去,把我的右眼再扭曲一些,但我説,‘不。’”

在他創作生涯的晚期,培根肖像中的形式變得沒有那麼扭曲,人臉逐漸浮現,他畫面中的色彩變得逐漸黯淡、冷峻。培根不斷回到自己的肖像創作中。按照他自己的説法,“所有的朋友都像飛蛾般逝去”,只剩下“自己的老臉”還可以畫。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