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後世博文化的開啟者 中華藝術宮誕生滬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7 19:24:2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定位高平臺——機制創新 行業範本

作為今後上海美術館的永久場所,比現在上海美術館大十倍的中華藝術宮,中華藝術宮的建設不是一個簡單的量的增加,它是一個重要的轉型,將為整個中國的美術館行業提供參考的範本。

對於中華藝術宮來説,新館展覽方式、學術定位、人力資源、運營資金以及社會教育等都面臨著機制體制的創新。中華藝術宮將借鑒海內外藝術博物館的管理經驗,創新管理體制,形成由政府主導、理事會決策、館長執行、藝術委員會專業諮詢的模式。

“機制一定是創新的。一方面,按照國家對於美術館這種公益事業單位的政策確保其基本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百地按老體制運作,會有一種新的模式,但這需要有一個探索的過程。”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藝術總監滕俊傑表示。

中華藝術宮將為公眾提供更為寬廣的藝術欣賞、交流互動空間,更將通過開設“假日專場”、“夜場”、“學校藝術教育專場”等公益性場次、利用館內的教育服務設施,推動文化藝術普及工作。

正如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所言:“中華藝術宮的建設不僅是上海文化發展的大事,也是全國美術界的大事,就像當年的世博會一樣,上海操辦全國支援。中華藝術宮絕對不是上海一家的事,它應該成為全國美術的平臺,成為世界的平臺。”

藝術新格局——文脈傳承 滬上突圍

據中國美協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施大畏介紹,按照中國館的建築格局分佈,開館展覽可分為兩大板塊:在原中國國家館,擬設立“海上升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常年主題展覽,保留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設立任伯年《群仙祝壽圖》專廳,並在此基礎上繼續製作多媒體版中國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用於長期陳列上海近現代美術史上的珍品;中華藝術宮的“海上升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展覽,可同時展出作品約1200件。這將是第一個完整展示上海以及中國近現代美術史脈絡的長期陳列展,填補了此項美術展覽的空白,也成為中華藝術宮最重要的展示項目。上海世博會最吸引人的展項之一、中國館內會動的多媒體《清明上河圖》,將保留在未來的中華藝術宮內,並增加其他同樣用多媒體形式展示的中國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

零米層及原中國省區市聯合館,擬設立意在通過展出作品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中華民族的當代情感與智慧,展現中國當代社會的發展與成就的“錦繡中華——中國美術作品邀請展”;挖掘上海城市文化底蘊,展示上海城市歷史文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並以此促進上海先進文化生産,推動美術事業發展,打造新的上海文化大都市形象“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和用於陳列和展示具有重要美術成就、為上海和中國美術作出重要貢獻並且且捐贈其藝術代表作給國家機構的全球華人美術家海內外的名家名作“名家館”等。此外,與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的博物館的國際美術交流特展也有了明確的意向。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指出,中華藝術宮的創意是世博主題精神的延續和落實,同時也是上海城市建設和文化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帶來亞洲乃至國際藝術格局的變化。(中華藝術宮 供稿)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