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潘鴻海、潘汶汛父女藝術展聯袂亮相上海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1 13:54:5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觀眾觀看畫作

春華秋實,歲月匆匆。著名油畫家潘鴻海遊子歸家,“江南憶——潘鴻海油畫作品展”于2012年2月18日下午2:30分在上海美術館一樓展廳開幕。這是畫家迄今最大型的個展,也是離家幾十年,在藝術界功成名就之後,首次回家鄉向父老鄉親彙報。

展覽共展出油畫作品近70件,作品時間跨度近40年,其中既有早期的《母女》《魯迅演講》等,也有近期創作的巨幅三聯作品《江南繡》和從浙江美術館館藏作品中借展的,浙江省重大歷史題材作品《美麗洲——玉馨良渚》,甚至還包括畫家在展覽臨近時創作的一幅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顏料都還未幹透,足見畫家對展覽的重視和展覽之於畫家的意義。展出的作品從五六十公分的小幅一直到6米的巨幅,從寫情的風景人物到寫實的主題性作品,能完整地展示和顯現出藝術家從藝幾十年來的心路歷程和藝術風采。

展覽現場

潘鴻海的繪畫兼具歐洲繪畫中古典派和印象派的細膩寫實和色彩豐富,形體塑造紮實,光色結合完美。畫面處理強調自然空間的對比,強調筆觸、色彩為主題精神的服務,在表達自身情感的同時,更顧及到觀賞者的視覺經驗和需要。同時,他以所在地域的文化表徵和精神內涵為基點,以濃郁的民族特色來描繪江南女性和水鄉風情,把她們的俊秀、甜美、寧靜、祥和刻畫得栩栩如生、細緻入微。我們都知道,越民族就越世界。所以,他的創作並非是一個藝術家個人的情感宣泄,而是有社會屬性、普世價值和學術價值並存的藝術精品。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江南的風土人情、人文積澱更是雋秀綿長,幾十年來我苦心專注於此,用油畫語言來解讀一方水土,傳遞江南情韻,心無旁騖。有摸索的苦澀,也有嫺熟的快樂。經年累月,筆下風貌儼然已成風景。”這是畫家對自己藝術追求的感懷。

中國油畫學會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先生評價:西方的油畫在東方的傳承和發展,潘鴻海是作出貢獻的!一語中的。

油畫家潘鴻海在與友人交談

此次畫展還有一個亮點就是父女同臺,“浣溪沙——潘汶汛作品展”同期在上海美術館展出。

潘汶汛的藝術延展了對傳統“形與質”的探索,其人氣格古淡,繪畫語言由魏晉石刻中發展出屬於她個人的獨特面貌,頗得靈性禪意。用筆用墨從梁楷意,率性天真,是有“雨後靈壁”之意。設色有唐風,典雅純正,寓工於寫,調性高古典雅,而又不失當下其私人個性的藝術面貌。

潘汶汛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係,良好的造型基礎與學院工筆的技法研究都為她在個人創作積累了重要的日後自由延展平臺。她的作品具有非常明顯的個人面貌與優美的傳統素養,發展當下水墨之靈氣,是當今70後水墨藝術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次展覽將展示潘汶汛近期創作及12年來藝術家本人自藏自選作品四十余件。包括其重要的三組大型通景屏,以及創作手稿,與構思來源等,展覽將非常全面地展示潘汶汛的創作心靈歷程。

一個是聞名已久的江南風情油畫的代表性人物,一個是中國美術學院的年輕教師,當代水墨藝術的實驗者,賈方舟先生評價潘汶汛的畫“簡淡幽雅,筆墨痕跡中彌散著一股遠離世俗風塵的清氣”。兩個展覽中西合璧,油彩與水墨爭妍,展現了不同年代的人對藝術和而不同卻殊途同歸的理解和詮釋,很有看點。

畫家潘汶汛接受記者採訪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月26日。

畫家潘鴻海、潘汶汛父女與友人合影

藝術家簡介

潘鴻海,1942年出生於上海梅隴,年輕時就學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學習油畫藝術。畢業後曾長期從事出版和藝術媒體編輯和領導工作,1982年供職于浙江畫院,後任院長,現擔任名譽院長職務。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突出貢獻專家津貼。

潘汶汛,1976年出生於杭州,1999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係,2004年中國美院國畫係研究生畢業並留係任教,2010年獲得中國美院中國畫係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國畫係副教授。作品曾先後被深圳畫院,關山月美術館,湖北美術文獻中心,成都現代藝術館,浙江省畫院等機構收藏,出版有《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係—潘汶汛》、《無境——當代青年藝術家叢書》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